从上海到美国航运多久?
以最近承运的某外贸公司货物为例,在上海港装船,途径太平洋及北美西岸各港口,于48天后抵达目的地旧金山港。 该批货物为服装类,总重量33.6吨,共有23个包装纸箱。经太平洋航行后抵达美国西海岸港口时,集装箱温度约为1℃,箱内货品出现轻微冻伤;在目的港码头卸货后,随即进行拆箱、分拨处理。
由于运输过程中冷藏设备失灵导致部分货品受损,承运方按照合同赔偿了托运方相应损失。 不过,因为事故原因是在运输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并不是全程冷链运输出了问题,因此这趟航程并没有被计入UASC(环球冷链服务)的“冷链追踪”体系中,也就没有产生相关的费用。
实际上,目前通过海运渠道从亚洲出口至美国的生鲜产品,多数情况下都不再提供全程冷冻或冷藏的运输条件。 “原因是多方面的——集装箱租赁成本、航线需求、货源结构以及目的地规定等,都可能会影响到冷链设备的搭载。”上海集宏物流有限公司海外货运部副总监徐佳说。 以该公司今年承接的一票业务为例,货物主要为日本出口的海鲜,价值近20万元人民币。虽然出发地与目的地之间的航程不超过5天,但因为没有足够的集装箱资源能够支持全程冷链的需求,货物只能在中间某个沿海城市中转一次,在温度条件下进行了短暂的存储。尽管这样会导致一定的货品损耗和额外费用支出,但总比取消订单或者要求客户接受有瑕疵的产品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