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和上海的区别?
先引用一句微博上博主的话“广州是把你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尊重你作为人的存在;而上海则是把你看作一个可以利用的工具,轻视你的人性” 来广州上大学后,发现这座城市真的很温柔吧。广州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城市,这点从广州的方言就可以看出来,在这里你可以尽情地说广东话(虽然我也不是特别会说哈哈)、普通话、英语还是其他语言都没人管你,大家只会感觉“哦,这个人说的是方言/外语啊,真有趣。”
作为一个外来者,你完全不会感受到排斥,大家都会把你当作自家人一样看待。就拿这次疫情来说吧,全国都是封城,可只有广州做到了“不漏一车,不放一人”,却也不会给车主带来什么麻烦,在出城的地方设置了免费检测点,检测完即可放行。
还有一次就是去年吧,我和家里人生气,赌气不想回家,然后独自在外面闲逛,走着走着走到中山纪念堂那里,突然就哭了,因为想起爸爸妈妈对我很好,而我却和他们生气( •̩̩̩̩ ̩̩̩̩̩ ̨̨̨̩̩̩̩̩̩̩̩̩̩̩̩̩̩̩̩̩̩̩̩̩̩̱̩̩̩̩̥),边哭边走。恰好碰见一个姐姐带着女儿过来祭祀,看到我在哭便询问原由,得知情况后,那个姐姐立刻安慰我并让我振作起来,还带我去买吃的,直到现在我都记得那位好心的姐姐的样子,她让我知道原来这个城市可以把你的委屈都包容下来。
而在上海经历的种种却让我觉得很心寒。本人非沪籍,在上海念的书。高考结束后想报上海的高校,但是分数不够,于是去了离上海不远的昆山的一所大专。大一那年,为了了解上海的情况,周末经常做高铁去徐汇区那边的学校蹭课听。
那个时候没有疫情,进出上海很简单。每次下课时间就到了吃中饭的时候,由于离得不远就把午饭钱凑一起,找个餐厅一起吃。那时觉得上海的饭馆子真贵啊,吃个便饭也要20块钱一顿。大二之后在学校边上找了一份兼职,每周日去做家教,地址在上海市区。那会地铁还没有开通,要先坐公交车到地铁站再转地铁,来回得4个多小时。
那段时间正赶上考研,学生给我定了酒店让我住一晚,准备第二天的考试。可是到了第二天学生却告诉我酒店因故不能入住,问其原因,酒店方表示因为我是外地户籍所以不能入住。那一刻真是感到既心酸又无奈。 后来考了上海的研究生,如愿上了理想的大学。
在上海读研期间,也经历过被歧视的经历。记得有一次拿快递把手机弄丢了,打电话跟父母说我手机丢了,我爸说“我现在开车呢,等我回去给你买个新的”。过了一个星期回了家,我爸拿了两个刚买的手机给我,说“这部旧手机给你师兄用着吧”。
或许对于别人而言,手机旧了可以换新的,但对于我们这种贫困家庭的人来说,手机只是换了功能,而价格却是之前的数倍。不过在上海学到的知识和见识才是我最宝贵的财富。 我很感谢广州,他给了我很多的机会,也让我的生活变得简单自在。而同样作为一线城市,上海给我的感受是“我很强,我能干,所以我很重要”,广州给我的感觉是“你好啊,能遇见你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