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于五行属什么?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庄子·天下》篇引孔子的话,说天命给了他(孔子)德行,像桓魋那样的人能拿他怎么样! “德”是一种属于心灵层面的东西,它不同于智、仁、勇等道德范畴的概念,也不是指礼乐射御书数的知识能力或文韬武略。德作为一种精神性的存在,是超越时空的永恒力量,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即是指此而言。
这种精神性存在着两种形态,一种是光明的,一种的是晦暗的;前者就是儒家所说的“德”,后者乃是“罪”。《孟子·滕文公上》所说“为人子者,父母惟其疾之忧”,“为人臣者,君惟其马牛之忧”乃是一种道德上的亏欠,因此需要给予补偿。这种心理上的亏欠感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一种内在的负担感。
在西方思想史上,康德的道德哲学可以很好地对应这种儒家德的思想。康德说,道德律令是我们内心的一盏明灯(道德法则),我们作为理性的存在物,应该服从这盏明 灯的指挥。如果违背了这盏灯的指令,我们就犯了道德上的错误,就必须予以改正。这灯的指令是:任何时候都不把他人的自由和生命作为我自己达到目的的手段。这就是说,我不可以把别人当作我的一个道具去使用,即使是为了正义的目的也不可以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