茗五行寓意是什么?
“茶”字是个会意字,由“人”与“茶”两部分组成,本义是指种茶、卖茶的人——也就是“茶商”;“客来敬茶”这句话里的“茶”,也指代茶叶,引申为“招待”,即客来敬茶的“茶”是指泡好的茶水。 “茶”的本义跟“荼”“荈”“蔎”“槚”等字现在的意义差别不大,都是指茶叶,但唐代陆羽《茶经》出现之后,这些字所表示的意义才有了细微的差别: “荼”的意思是“苦菜”——它和“茶”都用来称呼茶树的嫩芽,但“荼”更宽泛,除了指绿茶外,还特指“粗老的茶叶”;
“荈”的意思也是“老茶叶”,不过它和“荼”一样只指绿茶;
“蔎”则是“香草”的意思,后来才引申出“茶叶”的意思; 至于“槚”“茗”这两个字,在古代文献里出现时,指的都是“茶树”,但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几乎没有区别了,多用于比喻美好的事物。
茗字的五行属水,念作míng,甲骨文中的茗字,是一个象形字,表示茶的树枝与树干之间长有五片嫩叶,是一个会意字。茗字以形推义,表示茶叶的香气与滋味,有美、好的意思。古代诗人将有文化意味的美酒称为琼浆,把高洁淡雅的茶叶称为“琼液玉浆”、“玉液仙浆”。我国古代的文人雅士,不仅有酒德,也有“茶德”,他们十分讲究以茶礼待客,对茶具有深厚的感情。古诗中有"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清言"。"醒酒宜华席,留僧想独园"。"不须攀月桂,何假树庭萱"等佳句,表达出以茶代酒、以茶会友、借茶抒怀、以茶避俗的感情。
在古代文化中,茶与酒经常出现在诗文歌赋与书画作品里,如唐代诗僧齐己在诗中曰:"茗外炉峰在,残阳带雨浓。"唐代文学家罗隐诗曰:"粉署荣先入,黄扉幸早抽。"宋代文豪欧阳修诗曰:"池冰受日已浮光,近日初来未觉长。"南宋文学家陆游诗曰:"楚俗鱼偏美,巴桧酒极香。"宋朝宰相范仲淹诗曰:"北苑春风狮子芽,银舟羞出帝人家。"宋代苏辙诗曰:"南州谏议饮贤宾,速客工夫不待人,"宋苏东坡诗曰:"不用开水煮园茶,茶香酒美胜卢仝。"元代赵孟频诗曰:"客来奉碗无他语,不是闲人不得尝。"元代吴用昌诗曰:"金鼎夜煎古书裂,石瓶风引细香来。"还有唐代卢仝的七碗茶歌等等。
以茗字取名者多为女性,如港台女星徐若瑄,内地女星李晨、林依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