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钉是中国人吗?
不是,姓铁的太多了,不知道你问的是哪个铁。 铁立华(1940-),辽宁沈阳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196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数学系。历任中国航空研究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工程师、科技处处长,中国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兼计算机应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82年主持研制成我国第一台高性能数字计算机“银河”I型机。负责设计的“八亿次巨型计算机系统”于198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负责研制的“银河Ⅱ”号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铁凝(1957— ),女,汉族,河北邢台人。作家、曾任河北省文联副主席,省作协主席。中共十五大代表。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
她的作品以文学叙事为主,主要发表作品有中短篇小说《哦香雪》《马铃响,马帮来》《玫瑰色的早晨》等;长篇小说《大浴堂》《红颜》《无雨之城》等;电影剧本《暖春》《啊摇篮》(编剧之一)等;长篇纪实小说《五棵柳》。散文集《我的美丽村庄》《我的九弟》等;小说集《哦香雪》《夜夜狂欢》等;儿童文学作品《乌鸟》。其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级文学奖及省级文学奖。同时,她还发表了大量的短篇小说、散文和文艺评论。
铁钉不是中国人。铁钉的祖先是西亚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人。
目前所知的最早铁钉,出土于尼尼微古城。西亚最早的铁匠就是铁钉匠,后来的铁刀匠、铁斧匠都是从铁钉匠脱胎而来。
在19世纪初蒸汽机车出现之前,西方世界尚未发明比中国马车更为先进的运输工具,故他们所用车辆上的各种部件基本与中国马车相同,例如用来固定车轮的铁钉。19世纪60年代,美国人亨利·马丁·伯特发明了第一台车轮铁钉制造机,后来他创办伯特铁钉厂,专门生产这种铁钉。
与此同时,美国出现了更先进的运输工具——铁路,但美国人发现,用手工生产的铁钉把铁轨固定在枕木上既费时又不牢靠。19世纪70年代初期,伯特受铁路铁钉的启发,改进了车轮铁钉制造机,生产出更美观、质量更可靠的车轮铁钉。他的这种新型车轮铁钉不但牢固钉入了美国的马车轮子和汽车轮胎,而且还冲出了美洲大陆,遍及世界各地。
伯特逝世后,其铁钉厂被美国另一家铁钉企业——盖柯公司所吞并。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盖柯公司的欧洲总部在英国伦敦成立。20世纪二三十年代,该公司又在德国柏林、法国巴黎及英国布莱克浦等地相继设立了分厂。1925年,盖柯公司进入中国,在北京前门大街设立了分厂,专门生产中国马车所需的车轮铁钉。
那时,北京的前门地区有好几家生产马车零件、轮胎及铁钉的作坊,但盖柯公司的车轮铁钉在北京乃至全华北地区都无人能与匹敌。盖柯公司生产的这种车轮铁钉成了北京乃至华北地区的标准件,并且具有了品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