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用包涵哪些内容?
从企业的角度来讲,企业的信用就是企业在借贷活动中所呈现出来的其偿还意愿与偿还能力的综合反映。 所以,一般我们分析一个企业的信用状况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企业的客观情况如何;
二是企业的主观态度如何; 企业的情况包括方方面面,比如:
1.企业的经营情况(业务类型、主营业务收入等)如何?是否盈利?
2.企业经营者的素质如何?是否诚信?以往的商业信誉如何?
3.企业的融资结构怎样?现金流是否充足,是否具有偿债能力?
4.企业是否具备一定的抵御风险的能力——无论是外部环境还是内部管理出现的风险都包括在内。
5.是否存在可能导致企业经营失败的其他原因。等等……
当然,对于不同行业的企业,考察的重点是不一样的,因为市场竞争环境不一样,企业所处的阶段也不一样……
所以,了解行业特点是很重要的。 不过,无论是什么类型的企业,好的企业应该具备这样的特征:有合理的资产负债结构,能提供或准备提供足够的担保,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良好的现金流量,以及充足的资金来维持正常运营。
企业信用信息的采集是指依法对企业信用信息进行采集、整理、保存和提供。企业信用信息采集,是指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将企业信用信息进行收集、记录和积累过程。
企业信用信息的采集内容企业信用信息采集内容包括企业工商注册信息、企业公共记录信息、企业行业评价信息、企业信用管理信息和企业管理及员工信用状况以及企业信用档案等内容,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企业工商注册信息:含登记注册、资本金、法定代表人、企业组织形式、营业期限、经营范围、许可项目、变更信息及企业名称变更信息等内容。
2、企业公共记录信息:含企业纳税信息、环保信息、海关信息、质检信息、信贷信息、统计信息、欠薪信息、劳动用工信息、安全事故信息、合同履约信息、诉讼信息、执行信息和企业被处罚等政府职能部门掌握的记录信息等内容。
3、企业行业评价信息:含行业协会或商会掌握的企业产品质量信息、销售信息、客户投诉信息和相关管理部门的评价信息等内容。
4、企业信用管理信息:含企业建立信用管理机构、信用管理制度和信用管理人员等内容,企业在其参与经济活动中对往来和交易方的信用核查、信用评估、风险防控和企业本身在往来、交易中的履约信息等内容。
5、企业管理及员工信用状况:含企业决策者、管理者和主导员工在管理及工作中存在违法、失信和违德等行为信息。
6、企业信用档案:含企业的基本信息、资质等级信息、历史信息、社会信誉信息、资产状况、重大经营管理活动情况、履行合同信用和履约能力信息、各种社会、经济、生产、经营活动合同的履约信用信息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