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存货是什么意思?
简单的说,就是企业目前还处在生产或者销售环节中的产品,还没卖出去,但已经支付相关的费用或价值(如原材料、半成品、在产品等等),当然还包括已收到货款,但还未发出产品的收入。 会计上对于库存商品的核算要区分在产品和产成品两个明细科目进行核算,其中,在产品是指处于生产过程中的库存商品,而产成品则是已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并已验收入库的库存商品。
为了准确反映各个项目、各个环节的实际成本,应合理划分各项财产的界限,将各种消耗和支出严格归各有关项目,并尽可能进行量化。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会使实际成本上升或下降,导致损益计算发生偏差;同时,由于各项财产之间存在着客观上的相互依存关系,它们之间的数额变化也必然会相互影响。正确地进行财产的分类十分重要。
另外,为了保证报表的使用者能全面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还应提供资产负债表的简表,称为“资产总额一览表”。它可反映在一定时期内,企业在资产方面从何处取得,又将其花到了何处的全貌。其具体格式和填列方法见本章第四节。
企业存货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数量多,占用资金较多,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影响较大的物资,一般包括生产消耗性物品,如原料、材料、燃料、包装物等;维持经营性物品,如低值易耗品、修理用备件、在产品、自制半成品等;扩大再生产经营性物品,如产成品、外购商品等,也称在途物品。
企业存货发生盘亏或毁损,应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经批准后转销时,属于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列入“营业外支出”科目,并应同时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予以核销;属于其他非正常损溢部分,列入“管理费用”科目并应同时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予以核销。属于一般经营损失部分,列入“管理费用”科目核算,并应同时通过“原材料”等存货科目予以核销。
企业在库存的存放在仓库的存货,由于品种繁多、收发频繁,采用实地盘存制很难做到逐笔登帐,为了逐日记账,需要采用永续盘存制。对存放在其他单位或位于企业异地的存货,由于实物与账表脱离,很难采用实地盘存制,一般采用永续盘存制,按会计核算的要求详细记载存货增减变化情况及结存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