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最大的企业有几家?
按照2018年出栏量统计,牧原、正邦、温氏分列前三名,分别为3096.9万头、2493.5万头和1716.0万吨; 按照销售收入统计,前三名则分别为温氏股份(1388亿元)、牧原食品(1182.5亿元)和正邦科技(925亿元)。
以上数据来自行业机构联合发布的2018年中国猪业十大新闻事件,其中还包含了海大集团、新希望六和以及大北农等,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目前生猪养殖行业集中度较低,前十大公司市场份额不足20%,而国外生猪行业前十名的市场占有率接近50%,我国养殖行业“小散差”的特点比较明显,大部分养殖户的养殖规模都比较小,整体产能分散。
但从近些年各地推行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建设来看,行业发展逐渐向规模化、集中化方向转型。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仅有5400个,到2017年年底这个数字已经上升至6800个。预计随着行业整合进程的加快,未来生猪养殖行业前五名的市值有可能翻番。
养猪最大的企业是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1992年8月,秦英林、钱瑛夫妇在河南省南阳市商水县的老家郊外月湾村靠借了7000元开始创办了一个养猪场,后来发展逐步壮大,不断扩张升级,一直到2014年1月28日牧原由河南牧原于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正式迈入资本市场,成为国内首家登陆资本市场生猪全产业链企业,也是国内生猪养殖前几强唯一一家未借债、无外援、纯民营的上市公司。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总部位于河南省南阳市。
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专注于生猪产业链打造,业务涵盖饲料加工、生猪育种、生猪养殖等领域,致力于打造集饲料加工、种猪选育、生猪养殖于一体的生猪产业链。从建厂养猪、饲料加工、选育良种,再到种养循环,企业发展思路不断开阔。现已成为专业从事生猪养殖、屠宰加工和生猪上下游产业链经营的现代农牧企业。
牧原公司生猪养殖业务采用“饲料加工—生猪育种—生猪养殖—科技研发”一体化、“农作物种植—生物发酵—饲料加工—生猪养殖—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沼气发电(天然气)、农田利用”的循环发展的零污染健康养殖模式。猪粪采用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和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三化两无”的处理模式,在养殖基地内配套沼气工程和生态农业。猪粪尿排泄物进入全封闭沼气池进行厌氧反应,产生的沼气用于发电或生产生活自用;沼渣运往生物肥料厂制成固态有机复合肥,对农田进行反哺;沼液利用管网进行喷灌、滴灌或作为生物发酵饲料回用饲料生产。形成了“分散式养殖场+分散发酵罐+大型沼气工程+配套种植业、养殖场+沼气工程+配建种植基地”的利用模式,实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三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