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跨国组合随便配对吗?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可能我理解的不够准确,题主应该想知道的是不是混双和男双能随便组队打比赛? 答案是肯定的,但效果怎么样就不好说了。。。 举个栗子:2018年杜塞尔多夫世乒赛,男双第一轮有这样一场比赛: 中国香港组合李宇峰/吴创新对阵巴西组合阿波罗尼亚/卡尔德拉诺。 这场比赛的神奇之处在于这两对选手的国籍和乒乓球水平都不是一个层次的:
中国香港组合:李宇峰是香港本土选手,从小练乒乓球;吴创新是新加坡选手,水平比较一般;两人生涯最高成绩就是2015年上海世乒赛上进入男双八强(3-4负于张继科/许昕)。
巴西组合:阿波罗尼亚是巴西本土选手,从小练乒乓球;卡尔德拉诺是波多黎各选手,曾获得北美洲青少年锦标赛男单冠军,后加入巴西籍。两人生涯最高成绩就是今年的杜塞尔多夫世乒赛打入男双四强(负于中国台北组合)。 从两队运动员的水平就可以看出来,这是两个天差地别的组合。。。 但就是这样一黑到底的组合却在比赛中给世界顶级男双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第一局比赛两人10-12惜败,第二局开始状态回勇以11-7扳平比分,第三局又开始慢热,9-11再次落后,关键的第四局开始,李吴组合一改颓势,打出一波10-0的高潮,以11-6赢下这一局,总比分3-1战胜对手!
可能这就是所谓的“实力差距大,输赢没啥关系”吧~~~~~
蓝索优质答主本次世乒赛国乒教练组在为混双跨国配对进行“面试”的时候,女队主教练孔令辉问的一句话就体现了国乒在进行跨国配对时的标准,那就是:“你觉得你的英语能和日本教练交流吗?”因此,我们不难推理出国乒在进行配对时首先考虑的就是语言问题(毕竟交流顺畅能够为配对和训练节省很多时间),而能够与许昕和张继科配对的日本选手石川佳纯和伊藤美诚,也恰好日文和英文都很棒。张继科/伊藤美诚
其次,考虑的是双方的参赛经验。张继科和石川佳纯都是世乒赛的单打冠军,而许昕也曾多次拿到世界杯单打金牌,因此他们都是各自国家中大满贯选手级的人物,能够合作出战混双,也能促进两国乒乓球运动的交流和发展。而与他们配对的石川佳纯和伊藤美诚,虽然年轻,但国际赛场上的经验同样丰富,再加上两人的外战成绩也相当出彩(上届世乒赛伊藤美诚还曾连胜国乒三位主力拿下女单铜牌),所以派她们来配对参加世乒赛混双,日本乒协自然也是放心。许昕/梁夏银配对
而许昕和张继科另外的跨国搭档韩国选手梁夏银和德国选手索尔佳,则恰恰是和此前日本两位选手的风格截然不同的选手。梁夏银虽然身高只有1.50米,但削球实力了得,2015年世乒赛上与队友合作拿下女双冠军。许昕与梁夏银配对,一攻一削的组合,也能打出更多变化和有实力的组合。而张继科的搭档索尔佳,作为欧洲代表,则更加强势,进攻能力不逊国乒选手,甚至比日本选手更加强硬。
因此不难看出,国乒挑选跨国配对的选手时,既考虑了语言交流的问题,同时也考虑了打法实力、大赛经验等方面的方方面面,因此最终在本届世乒赛赛场上,就出现了两对中国选手分别与韩国和德国选手配对、与中国选手配对的则是日本及德国选手的“大派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