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什么风险小?
投资前先问自己这三个问题! 想好了再下手,不然损失的是自己的“钱” 1、我有什么?(自身的能力圈) 我有什么这个问题可能比较主观,但客观上还是要评估一下自己有哪些优势,比如有些人的优势是在财务方面,那就可以考虑投资一些需要较多财务知识的金融产品;而有些人可能对市场更敏感,那么投资需要信息敏锐度的金融资产可能更适合他。总之就是要了解自己,知道哪些是自己可以把握的,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下一步。
2、我要什么?(明确的投资目标) 这个目标可以是短期也可以是长期,比如说短期的目标是攒一点钱,那就可以从生活上着手,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多存点钱;而长期的目标可能是为孩子准备一笔教育基金,那就需要好好考虑如何利用手上的资金以及如何通过资产配置达到这个目标了。目标越清晰,行动力就越强,实现的可能性就越大。
3、我能要什么?(可投资金额及风险承受能力) 这个很好理解,就是我们能够投入资金的多少以及对风险的承受程度。如果打算长期定投,每个月除了生活必需的开支外,剩下的收入都可以投入到基金中,这样长期坚持下来就能积累一笔财富。当然这些资金必须是长期的用不着的资金,否则一旦面临急用钱的情况,任何投资都不可靠。
同时还要根据自己面对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自己的产品,不要看到别人买涨了自己也跟着去买,最终可能因风险过大导致“血本无归”,要知道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小建议: ① 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合理配置资产是避免“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关键。对于普通人来说,可以将资金分配到不同地方,具体可根据个人风险承受能力来分配,如部分用于存款或余额宝等现金管理工具,部分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还有部分投入股市或者基金。这样做一是可以有效分散风险,二是能让手头上的资金最大化利用,获得合理的收益。 ② 懂得及时止损。这跟第一条的建议不矛盾,是指当情况不对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割肉止损,不要抱有侥幸的心理,认为也许过两天就反弹了。要知道市场是不可预测的,而人性却是值得预测的。在理性上我们知道可能止损后还会涨,但在感性上我们往往舍不得。所以要想清楚到底愿意承担多大的风险,如果判断错了怎么办等等。只有想清楚了,才不会迷茫和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