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可跨界么?

相爽相爽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可以,且经常发生。 很多跨界的成功案例都来自于互联网、物联网及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我们所熟知的比如滴滴与优步的网约车之战,其实开始于2012年,当时的滴滴还只是一家注册资金100万元、员工不到十人的小公司;而后滴滴收购优步中国,一举成为网约车领域的霸主并很快推向全球市场。 再如外卖行业,最开始进入人们视野的是在2008年的饿了么,彼时正是外卖O2O初萌芽的时期;而后的美团和饿单也相继入局,三足鼎立之势形成。但谁曾想,一个来自美国的同城速递公司Uber Eats却以闪电战般的速度抢占了市场先机和大量用户,若非后来美团在外卖市场上强势崛起,恐怕这个“其他”就真要被外企收走了。还有刚刚提到的网约车,作为“共享经济”的代表之一,不仅滴滴和优步打了起来,滴滴与哈啰、首汽与曹操也都各占山头互不相让(当然,曹操已不再新搞网约车,而将战场转向出租车);至于刚刚获得3亿美元投资的高德打车,是否又是一场跨界之战还在未定之中……

还有很多,比如淘宝聚划算对京东的冲击、小红书对美丽说的挑战以及趣头条对陌陌的突袭等等,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那么,为什么会有层出不穷的跨界之战呢?因为新科技的出现确实为商业创新带来了可能,使不同业态之间相互融合、取长补短成为了现实——就像题主所说的信息传输和网络设备产业的升级一样,之所以能够出现诸多跨界的胜利者正是因为他们抓住了机遇并利用新技术重新定义了自己的产品和服务。

比如网约车行业的三强争夺,除了上述提及的新兴力量外,传统车企也同样不甘落后。早在2014年,上汽集团就推出了“享道租车”,试图在线上重构出行业务;而在今年6月,东风汽车也发布了全新的出行品牌“东风出行”,全面进军网约车领域。可见在汽车制造这一传统行业中,同样隐藏着无数跨界的可能。 而且,除了行业内企业的联姻外,跨界之战还经常发生在创业公司身上。它们可能更倾向于选择一个具有海量用户基础但又存在业务空白市场的“蓝海”,进行定向突围——一旦成功,往往能收获不小的市场占有率。对于现有企业来说,随时保持警惕是必要的,否则一不小心就被钻了空子。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