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间静电怎么来的?
“静电”这个词儿,大家并不陌生。我们穿着毛衣时,互相间会“噼里啪啦”放电;梳子、刷子常因摩擦而产生火花而引发火灾……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静电现象。 那么,您知道卫生间的静电是怎么产生的吗?又该如何消除呢? 电荷的产生 要了解卫生间的静电是如何产生的,就得从电荷说起! 自然界存在着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因为带电粒子周围存在磁场,所以带相同电量且相互靠近的电子和质子会彼此排斥,从而使它们不会接近到能碰撞的程度。然而,如果将带有不同符号的电荷的颗粒置于真空环境中,则会产生吸引作用。 同样的道理,人体也是一个带电体。当皮肤裸露在外时,由于外界环境的干扰(如接触金属物体),身体和衣服都会带上异号电荷。 当身体触摸金属时,体内电荷被释放出来,而在放电量相等的情况下,由于皮肤与衣服之间的摩擦,会使衣服比皮肤带有更大量的电荷。在触摸金属后,我们会看到衣服带电,这是正常的物理现象。
除人之外,任何物质都可以是带异号电荷的带电体。当有导电的液体(如水)或固体(如头发)存在时,这些电荷就会传递到水里或者固体的表面上去,形成一个内外电位差的电解质导体。这时,若两个带异号电荷的带电体直接接触,就会产生放电现象——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卫生间的“静电”了! 所以,想要消除这样的静电,就要使带电体不带电或者使其带的电荷量尽量减小。 对于人来说,可以脱去外衣,使用湿毛巾擦拭身体以去除静电(在干燥的季节可以使用加湿器增加室内湿度,也有不错的效果哦~);对于衣物来说,可以将内衣换成纯棉质的,多洗几次也可以达到去静电的效果。 除了以上方法,还可以尝试在洗衣服的时候加入一些清洗剂,利用其中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消除静电。 最后,提醒大家,虽然使用这些方法可以有效消除静电,但平时还是要多注意,以免长时间暴露在静电环境中而引发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