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了解东莞体育政策?
作为在东莞工作生活了多年的外地人,个人认为了解一个地方的政策最重要的是看当地的历史与文化。 东莞虽说是广东的一个地级市,但在古代的时候却是岭南四大名城之一(广州、佛山、潮州、东莞),同时拥有“广东四乡”的称号。
在古代,这四个地方的经济和文化都相当,并且都有富甲一方的美称。 到了近代,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晚清政府的腐败,珠三角的沿海城市率先发展起来。其中以香港、广州、中山为主要代表。但由于战乱等原因,很多外出打拼的年轻人选择就近在深圳、东莞就业并定居,因此深圳、东莞也得到快速发展;而广州虽然作为省会,但其GDP在省内一直落后于深圳和东莞。
到改革开放后,中央政府决定利用珠三角的沿海优势大力发展经济特区。1980年设立深圳特区,1981年成立珠海特区,16年后又成立海南特区。由于当时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中央赋予特区的权限很大,因此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四个特区可以说是有恃无恐,大胆探索,实施了很多超越现行法律的改革措施,也创造了无数令后人惊叹的奇迹。
其中深圳特区被定位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试验场”,而珠海则被定位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试验区”。所以你看,现在深圳经济发达,珠海环境优美。两个特区都在自己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回到正题,要了解东莞的体育事业就必须了解一下东莞的历史。 古代的东莞因为毗邻南海有“海上丝绸之路”之称,故经济相当发达。明清时期更是成为了全国闻名的“桑梓之乡”;
民国初期,东莞的产业转向工业,出现了“南有虎门炮台,北有沙河工厂”的盛况。抗日战争结束后,东莞迅速崛起,成为内地重点发展的工业基地之一。与此同时,体育事业也在蓬勃发展,1953年就成立了广东省第一个县级体委——东莞市体育运动委员会。
进入上世纪70年代,东莞体育开始称霸广东,先后培养出梁宁斌、刘易星等著名运动员。特别是摔跤运动员梁宁斌,一个人拿到了北京奥运会、伦敦奥运会和里约热内卢奥运会的入场券,创造了东莞乃至广东体育史上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