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初九在五行属什么?
古人没有这个概念,只是根据太阳、月亮运行而形成的规律,给人们做参考用,并不像现代人这么注重科学和玄学。因此古人的这种经验,其实是一种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来源于实际生活而上升到的哲学层面思考结果。所以,五行只是古人用来推演事物发展变化的一种方法模型而已,并不能完全反应事物的本质。就像现在的电脑一样,很发达了,但它也只是模拟人脑的一部分功能,还有很多事情无法实现或实现的比较差强人意! 五行就是古人通过长期观察发现自然界中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的普遍存在关系,而且这五种元素又有着可相互转化变化的运动状态,从而总结出的一套用于解释自然现象和社会发展变化的法则。但五行的实质还是一种取象类比的概括性方法模式而已,并不是完全对应于万事万物的真正属性。比如古人把“土”归纳为“中性”,这是很正确的,因为它既不冷也不热;但是现代科学的判断却是土有一定的熔点,说明它具有一定的热能,应该属于热性物质才对啊(这只是我举的例子,不一定准确)?可见古人这种朴素的方法是有局限性的。那么我们再来看楼主提出的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那就是阴阳的属性是不变的,它是抽象的概念,只能用于描述客观世界的两种对立统一的状态,而不能用于评价其具体属性的高低;也就是说一个东西可以阴也可以阳,但不能说它到底是阳多一点还是阴多一些;这一点很重要。
然后我们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的实质。我们知道日子的干支是用天干地支来表示时间的,而天干地支则是由十个天干五个地支组成的一个循环表,其中十天干依次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五地支依次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个日子都是由天干与地支按顺序组合得来的,比如正月初九这天就应该是“己丑”这两个字,那么从表中可以看到“己”的天干为“己”,地支为“丑”,所以这一天就属于土命,而且是偏寒的土。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望采纳!有不对的地方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