倇五行属什么?

解子圣解子圣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其实中医中还有很多字词是现代汉语里已经不常见的了(比如“气”字),但是它们在古代却是非常常用的,而且意义也不同于现在,因此如果完全按照现代汉语的释义去解释这些字词的话就难免出现歧义或者产生矛盾之处。所以,要理解古代医家的意思,就必须先弄清楚这些字词在古汉语里的含义以及它们与现代汉语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那么,我们再来看这个问句中的几个重点词:

1、侓lù 律吕(古代用竹管或金属制成的有长孔的器具以检校音准,如管乐器的笛子或是箫之类的;也指十二律的意思)。这里用的是它的名词用法。

2、呂lǚ 亦作「呂」。「呂」为「聿」之俗省。聿原意为毛笔,後引申為筆墨等書寫工具和法度准则意,再又轉指法律法令。

3、律lǜ / lí / yù 同「呂」/「聿」。 本義爲法度規則, 常與「令」连用表示命令, 後泛指一切律令規範(現代漢語仍舊保留這一用法,例如相關法规、法律條例等)。由於古代的法制制度是以黃鐘(十二律之首,宮音)和六呂(六律之中每一律的最小音分)為基礎制定的,故此又用作樂器名稱及音調高低之意。

4、吕lǚ 古人以自然界的事物來命名聲律,因宮音和商音皆屬正聲,所以稱兩者為「正」;而角、徵、羽三声為變聲,故而稱其爲「變」。其中宮、商、角三分歸『陽』,徽、羽二分歸『陰』,合稱六呂。

5、聿yù/yú \ xǜ 本義為筆,引申為筆墨、法令、准则等。

6、聿yù 亦作「聿」。「聿」為「呂」之異體,且古時多用「自上而下」的豎行書法記載法律文告等,故「聿」常作「聿」用。

上面六个字的古今异义词主要都是用在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作为名词用时,古代一般多用来指律吕,即古代的乐器。今天则基本不用这个含义。

二是做动词用时一般多用来指立法定典,现代很少这样用了。 除此之外还有少数用法上的区别,下面再来细讲一下:

7、律lǜ \ lí 「律」的基本涵義是指法度、規則,但今多只用于表示樂律,這是今古涵義不同的關係。

8、呂lǚ / lv \ "聿" 「呂」的基本涵義是指古代的法律、政令,但在今天的方言裡還有一種用法是表親戚之間的長輩對晚輩的稱謂(特別是年紀較大的叔伯們稱呼自己的侄子)。這個用法已經不是古文字所專有的了,應該是今古詞義的繼續發展。以上二者今古詞性雖然相同,但所表達的內容卻是不同的。

9、聿yù / yu \ xǜ 从上面的解釋可以看出,除了用作「律」之外,「聿」的其他諸多含義都和「呂」基本是一樣的。只不过它沒有像「呂」那樣发展出來一種當作親戚稱謂用法的詞義分支而已。

综上所述可见,「侓」「呂律」和「呂聿」三者都是同義複詞(注意这里的「呂」指的是古代的「律呂」而不是「六呂」),都指古代的樂律或律呂,也就是古代的樂器;「聿」和「呂」则是同義複詞,都表示法和度或法律法令的意思;而「聿」、「呂」、「律」这三个字的不同,只是在于它们的古代涵義比今大,可以用来指代的類型更多一些罢了,所以在这里只能算是个别字义的沿用。 至于说「律呂」这个词为什么会被误抄为「侓呂」那就不得而知了……

优质答主

《康熙字典》中,“肙”字下面有注解曰 :“一云隹部。从欠,表示声气。或作‘蜎’。” “蜎”这个字与“肙”同音、字形相近,意思也差不多——“小虫飞动貌”“虫蠕动”;但是“蜎”比“肙”多出两个笔画,多了一对耳形——这两个字的笔画数是一样的(都21画)。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肙”属于会意字或者形声字,偏旁是“欠”和“肙”。而“蜎”则是形声字,偏旁为“羽”(声旁)加“肙”。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