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指什么生肖?
天子指的是生肖虎,原因如下: 寅年寅月寅日生人,是所谓“三元及第”,是读书人考状元登天子之门,所以是“虎食天地禄”。 正月是寅月,古人以寅日为元辰,正月初一为春节,春节是虎年的开始;二月是卯月,正是万物复苏草木萌动的季节,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是树木生长旺盛、枝叶繁茂的季节,而春在十二地支中正好对应着寅木;三月是丑月,《群书治要·礼记》云:“君子树德明服,而立仪形于寅,卯之位焉。”意思是三月在寅月在的位置上。 古代考试一般在春秋两季举行,春季的科举叫做“春闱”,秋季的科举叫做“秋闱”;“春闱”在农历二月份举行,三月份放榜;“秋闱”在农历八月份举行,九月份放榜。所以,春天考试得中的名字是“桂魁”(桂字上面有个土),秋天考试得中的名字是“菊魁”(菊字下面有个火)。
古时候有“蟾宫折桂”和“金榜挂名”的说法,这个“蟾宫折桂”说的就是月亮里面的桂树;“金榜题名”中的“金榜”就是指考中的人的名字被写在黄色的纸上,然后张挂在朝廷的墙上。为什么用黄纸?为什么要把名字贴到墙上?这都要追溯到隋炀帝时设立的殿试制度上来——皇帝亲自出题面试,考生答题后,由大臣们阅卷定出等第,最后呈报皇上钦定夺魁的人选。这种制度下,皇上的意见起最终的决定作用。为了表达皇上的意思,用黄色象征皇权,把考生的名字写成卷子的内容,再张挂起来,显然是有深意的。因为黄色代表皇上,所以用“黄袍加身”来比喻官员得到了皇帝的认同或官职得到提升,比如《宋史·太祖本纪》云:“召韩通等至,赐茶,令左右取袍袖于通身上,披之。” 那么,为什么又特别指出春天考上的人叫“吉士”、秋天考上的人叫“秀士”呢?这是因为在中国古代的农耕社会里,农民在农历十二月时开始准备过年的食物,到了农历正月时,大部分的食物都已经准备好了,所以一月也被称为“嘉月”——丰收喜悦的月份;九月是收获的季节,故称“秀月”。
还有两个与帝王有关的动物也是虎,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