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属什么花?
子鼠 水仙(凌波仙子)丑牛 玫瑰(最红最美的花)寅虎 梅花(百花之首、岁寒三友之一)卯兔 桂花(“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辰龙 牡丹(花中之王)巳蛇 茶花(花中娇客)午马 月季(月月盛开,四季不败)未羊 荷花(出淤泥而不然)申猴 石榴(丹若) (珍珠点染寿桃开,五色祥云护寿星。)酉鸡 芙蓉(江南可采莲,秋荷碧连天。)戌狗 菊花(霜降之后,万木凋零,唯菊盛开)亥猪 大丽花(中国最早进入秋季的时令花卉) 鼠 - 水仙 牛年首个节气立春过后,水仙花开始抽芽,到元宵节前,便能开出淡黄色而略带清香的花儿来。它那亭亭玉立的姿态,素雅清丽的色泽,幽静芬芳的气味,令人见之忘俗。古人说它是“凌波仙子”,以表达对它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诗《咏水仙》:金盏银台,并蒂开放;清香淡雅,浮香四散。姿容秀雅,风姿迷人;盈盈清水,亭亭玉立。疏影摇曳,月色朦胧;冰魂雪魄,淡雅脱俗。清风徐徐,暗香浮动,惹人沉醉不知归路,误入尘网,亦不思悔!
牛-玫瑰 “玫瑰颜色真漂亮,好像姑娘的笑脸”,这是儿时学的一首歌谣。可见,玫瑰向来是美丽的代名词。而它美丽的背后也有不为人知的“秘密”——玫瑰常年在森林里“游荡”,为了吸收日月精华,它不得不不断地变换自己的生长方向,这就使得每一枝玫瑰都是“侧生的”,看起来自然弯曲了。 诗《玫瑰》:“玫瑰呀玫瑰,你为何这样弯?”“我要给每个人美丽,我没法拒绝任何人。”
虎-梅花 有人说,梅花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花鸟画题材之一。此话不假,比如南宋画家林椿所绘的《梅竹雪景图》,就现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馆。而且,梅花还是韧、傲、俊、美四大名花的首花呢! “冰雪林中着,幽兰盆里开。”“枝横碧玉峰,雾冒黄金蕊。”这是诗人笔下的梅花。
兔-桂花 “人月两团圆,花香扑鼻来。”八月十五这天,正是桂花盛放之时。所以,这个节气的月亮也被称作“中秋月”,而这一天晚上,也被称为“仲秋”之夜。
龙-牡丹 牡丹是中国的名花,被称为“花中之王”。据说,唐朝玄宗李隆基曾在宫内植牡丹,专等爱妃杨玉环赏玩。当时,还出现了一种叫“百药叉”的舞曲,舞者身着“紫绣袍,绿纱巾,舞态如飞”,这大概是最早的“牡丹舞”了。
蛇-茶花 茶花在南方有“十月怀胎”之称,因为它常常在农历十月份左右开放。不过,随着气候变暖,现在许多地区的人都可以享受“春茶花”了。 古书称茶花为“丹若”,认为它有“至清、至丽、至贤”的特点,因此将它列入“十二雅卉”之中。
马-月季 “百花丛中最鲜艳,人人看见都夸羡。”“身穿胭脂裙,帽涂翡翠泥,早晨迎朝阳,夜晚送晚霞。”这就是对月季的生动描写。其实,它还有个名字叫“月月红”呢!因为每个月都有它盛开的身影。 宋初陈尧叟有诗赞曰:“佳名唤作种花家,浅深红色一般匀。不教人间离相思,自引东风乱舞春。”
羊-荷花 “出淤泥而不然,濯清涟而不妖”,这样的品质,正像我们的君子——羊。作为水生物,羊非常适应池塘里的生活。早在周朝,人们就已经会在池沼里放养羔羊了。 唐太宗李世民曾作《咏荷》:“池莲绿叶浓,菱藕紫根肥。雨过清溪溢,风吹翠幕垂。莹净琉璃碗,芳鲜菡萏衣。女子登舟棹,君王弃辇嬉。”
猴-石榴 “八月十五月儿圆,全家一起看汤圆。”这说的便是中秋节吃石榴的故事。据说,早在汉代时就有人将石榴种在庭院里了,而唐代时,宫廷里还种植石榴,供皇帝贵妃们观赏品尝。北宋时,石榴已广植于南北各地了。
鸡-芙蓉 “八月中秋夜渐长,芙蓉塘外有风光。小扇引微凉,轻盈。”南宋词人朱淑贞用一首小词《菩萨蛮·七夕》描绘了“牛郎织女”跨越银河相会的夜晚,清风拂面,月明星稀,有人在河岸上轻摇小扇,似乎还能闻到淡淡花香。这首小词通过描写农历七月的景致,将我们引入一个如梦似幻的美好世界。
狗-菊花 刘禹锡有诗曰:“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他描绘的应是农历九月的景色——“秋天到,菊花开”。 宋朝时,民间已有九月重阳节赏菊、饮菊花酒的风俗。明太祖朱元璋更是喜欢菊花,命令文武百官都要穿汉服、戴菊花,以示崇菊爱菊之意。
猪-大丽花 大丽花原产于墨西哥,又名“墨菊”或“番莲”。明朝末年,有人将其引进国内栽培。因为其花期在农历腊月前后,又正值寒冬来临,故而有“报春花”的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