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收入低原因?
首先,中国人多,GDP摊到每个人头上的数值就小 其次,我国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这类产业一般规模效应比较明显,但是附加值很低 最后,我国的资本形成率很低(只有25%左右,而发达国家一般在40%以上),这意味着生产要素中很大一部分没有被投入到生产过程中去,或者说被浪费了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形成率的提高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会因为边际效率递减而导致经济增长停滞甚至下降。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必须寻找一个新的增长点,即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而要增加全要素生产率就必须进行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当然,这些都是在生产函数的基础上进行的。
生产函数的形式有很多,其中比较常用的是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该生产函数的表达式为: Y=AK^αL^β (1) 其中,Y表示国民收入;A、K 和 L分别表示资金(资本)、劳动力和知识(技术)的投入;α和β是常数,且α+β=1。 如果我们假设中国的国情适合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来描述的话(也就是说,我国的生产函数具有一般性),那么上面方程左边是我国过去几十年投入的资金和劳动力,右边是我国GDP现值。 利用上述公式(1)就可以得到两个结论: 一个是不论如何,只要资金和技术不变,劳动的边际收益总是递减的,这就导致了我国劳动力报酬偏低。另一个是资金报酬在GDP中的份额越来越大,这说明我国现阶段的投资效率比较低,积累的大部分是中间效率,而不是前沿效率。所以,投资回报率偏低。
为了提高劳动者收入,就要想办法让劳动的边际收益呈上升趋势,而这就要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上下功夫了。因为只有通过要素投入结构的改变,使得劳动的边际收益上升,从而提高劳动者的收入。现在我国很多劳动者收入较低的原因在于所从事的工作技术含量较低,可替代性强,所以议价能力弱。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低收入问题,必须加大技术进步的力度,同时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为新技术和新知识的应用打造良好的制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