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属于五行火吗?
首先明确一点,“行”是古代中医用来定义经络的名词——比如“足阳明胃经”“手太阳小肠经”之类,后来被泛指为气、精、血、津液这四大物质及其运动方式。现在说的“五行”中,除了土外,其他四行都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概念——金木水火土。其中土在古人看来是具有承载、生化、受纳功能的特殊物质,因此被单分开来对待。 那么很明显,作为现代人,我们很难用现代生物学和物理学的知识去理解“行”的本质是什么(因为中医本身也未能给出明确的解释)。既然这样,我们就不必强求自己理解这个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而是直接运用就好——反正老祖宗们用了几千年也没出什么大毛病。 而至于五行的相生相克,则是古人们通过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观察总结出来的规律,被广泛用于医学、命理学等诸多领域以预测未来,这也是我国古代科学独有的特点之一。不过现代医学和哲学早已证明某些传统文化的理论基础存在缺陷,因此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些古老的经验理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五行的相生其实很好理解,就是“水生木,木生火”之类的,而相克的原理也很简单,就如同水火不容,因为温度过高,水会蒸发成气体,而气体的比热容很小,所以升温很快,超过了燃烧所需要的温度,这就是“克”。
所以题主所关心的“火生土”的问题就很清楚了,“火”是温暖的,能够化生的,“土”是干燥的,能被化生的。两者结合就能生成人体需要的物质,同时提供温暖和营养。 “土生金”也很好理解,“金”是金属,性质相对较冷,需要依靠“土”这种温暖而有活力的物质才能成形。 至于楼主关心的“水生暖”这个问题就有些模糊了,如果是指身体感受上的温煦感的话,那的确属于“水生木”的范围,因为肝属木,喜调达,恶抑郁,有疏泄的功能;而“水生暖”可能的意思就是指水(寒)被木(肝)疏导调节后变成了温暖的阳光。但是,这里的“水”必须是阴盛阳虚的状态下的“水”才能被木生,如果是纯阳之体,水寒至极,那是没有木可生的,所以阴虚的人更容易感到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