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企业职工减少原因?

巫赢巫赢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 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力供给增加)+经济转型期结构性失业,导致失业率升高 近年来,我国的人口出生率持续处于较低水平,劳动年龄人口(16-59岁)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下降。2017年年末,全国农民工总量28400万人,比上年减少440万人;就业不足的困难企业和人员逐步消化退出,市场出清。在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力供给增加的背景下,城镇登记失业人员逐年提高。

当前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结构调整是主线。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产业迅速崛起并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而传统产业则逐渐被取代。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一定的结构性失业。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第四季度至2016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行业划分中“制造业”所占的比值从41.3%降至38%;同时,“批发零售业”占比从11.7%升至13.2%。与之对应的是,第二产业的增加值与第三产业的增加值的差距逐步缩小。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计算,2015年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差额为5.19万亿元,到2016年上半年已经收窄至4.33万亿元。

《中国统计年鉴》显示,2010—2016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远高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率,表明居民在收入增长的同时,用于生活消费的开支并没有明显增加。根据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2015年美国居民部门对经济的贡献率为16.2%,其中个人消费贡献了11.7%的增长。可见,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由于消费导向的作用,会吸纳更多的劳动力。 而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居民消费水平依然较发达国家有不小的差距,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这一缺口将继续存在。这意味着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结构性失业的问题仍然会比较突出。

2. 企业用工自主权增强,市场化程度深化 目前,大多数地区还没有出台关于下岗职工再就业的统一规划,企业对于下岗职工的安置缺乏必要的指导和建议。同时,随着劳动合同法的全面推行,企业的用工自主权大大增加。面对人力资源市场的供求关系,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灵活地选择用工规模。而对于那些面临经营困境的企业来说,通过减员增效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将是他们首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在劳动力供给增加的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内部提升、调动等方式优先实现劳动力的优化配置,而非单纯地从市场上招聘。部分企业会选择与员工协商一致,采用非自愿性失业的方式减少人工成本的支出。这就使得一部分符合企业发展方向的职工被迫下岗,进而进入失业队伍。

市场经济体系的建设也促使着大批国有企业的职工走上市场,通过市场竞争来完成资源的重新分配。没有跟上市场步伐的国有企业职工面临着来自市场和社会的双重压力,一部分职工会被压缩至破产边缘,另一部分人则会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再分配。这个过程必然会造成一定数量的失业群体。

滑博然滑博然优质答主

减少的职工人数,一般指在报告期企业内部减少的人数,不包括经组织决定调出本企业的人数,下岗人数,包括:退休、退职、内部离岗养老的人数;死亡人数;复员退伍、转业军人、大中专院校应届毕业生离开本企业,又没有安排适当工作的人数;各种违纪、违法、被企业开除、除名、劳动教养、判刑的人数;企业精简职工中已办理了终止、解除劳动合同手续的人数;未办理终止、解除劳动合同手续,但连续旷工30天(含30天)以上的人数;其他原因(如入伍等)减少的人数。从上述内容中可知,减少的职工人数既包括企业自然减员所减少的人数,也包括企业各种非自然减员所减少的人数。这种减少职工人数,也称为企业内部的职工人数的减少。

企业自然减员人数,系指在企业内退休、退职、内部离岗休养和死亡的职工人数。这种减少的人数是由于企业内人员自然生理变化造成的,是不可抗拒的。因此称企业自然减员人数。统计表明,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就业人数持续稳定增长,企业职工年龄老化加剧,50岁以上职工比重上升,职工的退休人员越来越多。这是今后必须高度重视,妥善处理的问题。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