捂五行属什么的?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这里要说明的是,在五行学说里,“生”的意思并不是“产生”、“创造”,而是“滋长”、“成长”之意。因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已有基础上新的生长与发展。所以才有了“生生之谓易”“生生不息”的说法。才有“五行相生”的说法。 所以,你问的“捂”字属于五行中的哪一行呢?我猜题主想问这个问题的本意是想了解中医理论里的“子午流注”时辰与五脏之间的关系,从而知道“捂”可能对应的时辰和脏腑,进而推导这个时辰是否应该“捂”或者“不捂”的原因吧? 我想说的就是,中医里的这个“子时”、“午时”等概念不是现代科学里的时间概念,不能用现代科学的分秒来对应。否则就违背了“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的自然之道。
中医讲的“子时”,是指夜间十一点到凌晨一点的时间段; “午时”是指中午十一时至下午一点的时间段。 那么这两个时间段,正好是一个整夜的睡眠周期和一个白天的活动周期。 在这两个整个的周期中,人体都是处于一个新陈代谢循环的过程之中,其中也包括了气血在经络中的运行及阴阳二气的消长变化(“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
《黄帝内经》讲“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所以,在这样一个周期中顺其自然地休息、运动、饮食,也就是最符合天人相应的养生之道了。 而如果你偏偏要用一个现代科学的时间概念来衡量这个周期的话,你会发现这个时间段恰好是一个整体,不能被割裂开来。也就是说,在这个整段时间里,子时和午时一样重要,都各主一半的时间。
那从这个角度来说,你想把整个时间段一分为二用来分别对应五脏,其实也是可以的。只是这样分下来就会发现,每个时段都有一个相对的弱势脏腑(即每个时段都有一脏虚弱),这种时段上的不对称正是基于这种自然规律而对生活的建议,即在一个白天里,要么失眠一晚(子时),要么熬夜一天(午时)。当然,这种弱势并非指此时节该脏的功能必定会弱,只是说如果此季节此时节你处于弱势状态,功能相对不足,那就更容易损伤)。
总之,我想说的意思是,在中医的理论体系里,时间和空间都是建立在宏观整体的模型上的,而不是用微观粒子来计算的。你用的每一个字词都受到整个文化系统的影响,而不仅仅只是某个器官某项功能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