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有什么寺庙?
1、光孝寺,位于广州越秀区光孝路23号,是广州最早的佛教寺院,也是南方最古老的禅林之一。
2、海幢寺,位于广州市海珠区同福中路,据《广州府志》载:“宋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临安知府李庭芝创大海幢寺”,又载:“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废”,后于明代洪武十一年重建。
3、华林寺,位于广州大道中401号,是四大丛林之首,初建于唐贞观七年(公元633年)。现存的建筑为清雍正年间(公元1728年)所建,但大雄宝殿前两座石塔则是唐代遗物。
4、六榕寺,位于广州市中山五路,始建于清代康熙年间的丙午年(公元1686年),因该地原为五代南汉王刘岩的花园,故名“六榕园”。
5、莲花港净慧寺,位于广东省从化市良口镇新寮村,北邻流溪河,东近东湖公园,南望天湖旅游度假区和白云国际会议中心,西接流溪河畔。占地6.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由香港信众发起重建,经国家宗教局批准,是一座现代风格的禅宗寺院。
广州光孝寺
光孝寺位于广州市北京路北端。始建于东汉,初名给孤独园,至西晋泰始二年(公元266年),印度高僧干梵携来释迦佛真身舍利十三颗来广州传教讲经,海印自揣不配供奉,转送此园,供奉宝塔,寺院始著称于世。南朝梁武帝永明年间(公元483-502年),高僧智药法师从南海扶南国(今柬埔寨一带)得来菩提树一株亲手种植于园内,后人因之称为菩提寺。隋代名日归宗寺。唐代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高僧一行来寺传戒,广行法务。南汉时,为国王刘氏的离宫别馆,宋朝复归佛门,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改名净慧 Temple,宋端拱年间(公元988-989年)又易名兴法寺。到南宋嘉定年间(公元1208-1224年),改为报恩广孝寺,此后又逐渐演变二字颠倒为孝字,明清两代沿用,至今通称光孝寺。
广州华林寺
广州市华林寺,俗称花林寺,位于荔湾华林寺直街20号。始建于五代南汉大有三年(948),初名慧日寺,宋开宝元年 (968)更名为显慈寺,南宋绍熙年间建天王殿,始具规制。元、明、清屡有修葺和扩建,但清光绪八年(1882)全部毁于火,翌年重修。
广州灵洲寺
灵洲岛是珠江口内伶仃洋上的一座小岛,离南沙区横沥镇南约3000米,全岛面积仅有0.22平方公里。岛上自然生长数百种亚热带植物,树木参天,浓荫蔽日,郁郁葱葱,绿草如茵。四周海域水质清澈,烟波浩渺,时有海鸥低翔。岛上还有明代古迹——灵洲寺,古朴清幽的古建筑,曲折幽深的回廊曲径,一派“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风光。1999年,著名学者秦牧考察灵洲岛后,挥毫写下“海上桃源灵洲岛”七个字,高度概括出灵洲岛的风貌。
广州光塔寺
广州光塔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清真寺,原为阿拉伯商人郑藻在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兴建,距今已有1300余年历史。寺内清真古塔,为中国首创,以砖建成,平面六角,13层,高36.15米,内有木梯,可登至八层。1962年和1992年先后两次全面维修。1957年和1964年曾将地下挖出的《古兰》、波斯文砖刻和碑文等文物及1987年海外穆斯林赠送的阿拉伯文"古兰经"金字铜牌,现由广州市文管会等单位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