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表示什么生肖?
弄这个词在《说文解字》中有解释:“弄,玩也。从手、农声”。段玉裁注解说:“凡经史言‘弄’者皆指玩弄而言,与‘玩’义同而轻于‘玩’”。可见弄和玩的含义相近,都含有戏耍之意。
在十二生肖中,有5个生肖的寓意跟“弄”有关,它们分别是龙、猴、鸡、狗、猪。让我们来看看它们的释义吧! 辰龙 成语有“神龙见首不见尾”“虎头蛇尾”“画龙点睛”“鱼龙混杂”等等,这些成语中的龙的寓意都是行动无定形、变化莫测。 子鼠 在12属相里,子鼠代表着夜间11时至凌晨1时,也就是子时,这时阴阳交替,阴气渐长。所以子鼠又有“黑鼠”之称,其形象也多为侧身人立状,四肢短小,看上去像是在奔跑的样子。 丑牛 由于十二地支中牛代表“丑”,而且人们用干支纪年法来计算年龄也是从“甲子”开始的,也就是说在农历的纪年里多把“甲”和“子”所在的月份看作一年中的第一个月份。那么到了公历一月,正好是农历腊月,又称为“丑月”,这时的牛正带着它的宝贝“牛角”,所以“丑牛”的“丑”是有“牛角”的“丑”。如“牛刀小试”——比喻很有本事的人初次展示自己的才能;“牛气”——形容十分骄傲自满;“牛鬼蛇神”——比喻邪恶狡诈之人。
寅虎 “寅”为“虎”的本字,古代“寅”字形似双手奉兔,可见“寅”的本义就是“敬奉”。因为老虎非常凶猛,所以被用来作为勇敢、力量的象征,比如“英雄气概”里的“英”就指代男性阳刚之美,而“雄赳赳气昂昂”里的“雄”也是指代的虎。另外现代汉语里有“引弓搭箭——张弓待射”一说,其中的“弓”字正是由“寅”字演变而来。
卯兔 大家都知道兔子跑起来一蹦一跳的,所以“卯”的本意就是指“跳跃”,由此引申出来的含义还有“发动”“启动”“开始”等。与“卯”相对应的日子都有“开始”的意思,如“卯时”——早晨五时至七时;“卯月”——正月;“卯年”——农历丙午、丁未之年(多指牛年或羊年)。
辰龙 “辰”的含义和“子”一样,都是指代夜间11时至凌晨1时这一时间段。不过“辰”的字形变化和“子”不一样,它是由“辰”和“广”两个部分构成的。为什么“辰”里面要加偏旁“广”呢?这是因为我国古代把房屋正面朝南的一间称作“广”,而夜晚时间其实是指太阳落山至深夜这段时间,所以“辰”加上“广”后特指夜半时分的星象。
巳蛇 古人用天干地支来记录时间,其中一天分早中晚三个时辰,每个时辰对应一个地支。而“巳”恰好表示正午时分,也就是中午11时至下午1时,这个时候阳光强烈,蛇喜欢在此时出来活动,所以它的含义有“活跃”“热辣”“激烈”“猖獗”等。
午马 马喜欢在太阳下活动,而“午”恰好表示太阳行到天顶中央的时间,也就是白天11时到下午1时这一段时间。“午”由“日”和“马”两个字组成,它的本义就是用马来换日。后来这个含义逐渐简化,“日”和“马”都只剩下了偏旁。
未羊 羊属于食草动物,喜阴怕晒,因此古人在造字的时候就把“未”的字形设计成两座高山,山下有一片树木,表示夜晚有遮阴之处。而“未”的本义其实就是指代日落后的时光,即傍晚5时至7时。由此延伸出来的含义还有“未来”“未然”“希望”等。
申猴 申的本意为“神”,因为它与“辰”和“巳”都有角形,都是指代天上的星辰。但“神”字后面出现的“示”字表示这是祭祀用的神灵,所以“申”引申出的含义还有祭祀用的“神坛”“神龛”等。此外“申”的地支属性还常常借用来表示年份。
酉鸡 古人用“酉”字标记黄昏时刻,即下午5时至7时。因为此时太阳落下,天色将暗,鸟类归林,所以“酉”的本义就包含有“聚合”“归拢”的意思,由此衍生出来的词语还有“集结”“汇集”“酿造”“酉时”等等。
戌狗 因“戌”的甲骨文字形就像一只犬的形状,因此它的本义就是犬。金文中“戌”的字形变为上下结构,上面的一半表示月光,下面一半还是犬的形象。所以“戌”的本义有“犬”和“月亮”两重含义,引申出来的词义还有“边界”“困倦”“戒备”“谨慎”等。
亥猪 亥原指猪圈,所以“亥”的本义指的是牲畜圈。它和小鼠一样的眼睛,所以也有“眼睛”之义。此外“亥”还是阴阳五行之首,代表水行,因此和“子”一起还有“滋长”“萌生”“化育”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