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投资是需求?
1、投资的定义 按照经济学上的定义,投资是指人们在当前阶段做出决策,以获得未来收益。从定义上看,投资是一种行为而不是一种物质,它取决于人的决策并产生相应的结果。 由于人们总是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向往,因此对财富的渴望就会驱动人们去进行投资;另一方面,人们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各不相同,然而风险与收益并存,高风险往往对应着高回报,这就使得人们在面临风险和损失时仍然选择做出投资的决定。
2、需求的特征 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需求具有以下五个特征: 以上只是对需求的一般性描述,而将需求应用于投资领域时,还需要考虑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市场的有效性。
市场有效性假说指出,在信息充分披露的市场上,任何单个投资者或者用户的需求对于整体市场而言是微不足道的,因而单个投资者的需求并不能影响市场价格。在这种情况下,需求表现为供给。对于一个真正的理性投资者来说,其投资需求可以表示为: P=\int_0^{\infty}p(x)dx\\ Q=\int_0^{\infty}q(x)dx\\ 上式中P(x)代表以概率1购买的股票数量,Q(x)代表以概率1售出的股票数量,它们都是随机变量。 如果市场有效,则无论投资者个人偏好如何,他的最优投资策略一定是使上述目标函数最大化或最小化的一组资产组合。
理性投资者的这一最优投资策略必然满足三个条件:
(1)无套利机会:在没有套利机会的情况下,资产价格会反映所有可供利用的信息。这意味着如果某个资产的市场价格高于其预期价值,则存在套利机会,投资者将会买入该资产直到其市场价格下降至预期价值为止。这样,整个市场达到了新的均衡。
(2)一价定律成立: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同一商品的所有交易者所订的价格都应该相同。同样,不同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应该相同,这反映了市场对每一种资产的风险和收益的评价是一致的。
(3)有效边界存在:在完全竞争市场和不存在套利机会的情况下,资产的有效边界是不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