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个子长的慢怎么办?
孩子身高的问题,一直是家长心中难言的痛。很多家长从孩子出生那刻起就每天测量记录孩子的身高、体重,盼着孩子能“高高大大的”;可恨的是,孩子经常“不长个儿”! 造成孩子身材矮小的原因诸多,遗传因素、营养状况(尤其是蛋白质和钙)、运动情况和疾病情况等都会影响孩子终生的身高。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影响身高的基因。人体有46条染色体,其中有一条是性染色体,分为X和Y两种,决定男子性别的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而与身高有关的主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的基因,叫生长素介导的基因(IGF-1)。这个基因分成A、B两个亚基,它们相互作用,通过IGF-1受体作用于骨骼肌细胞、脂肪细胞、毛囊细胞等,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及胰岛素敏感性调节,从而影响身高增长。 目前研究发现,有3个基因与身高相关联,分别是POU1F1、SLC39A5和CDKN2B。 POU1F1即促腺苷酸环化酶增强因子1,是激素敏感细胞的转录因子的核蛋白分子。它能激活多个靶基因的转录,控制细胞的快速分裂和分化。 SLC39A5为钠-钾泵离子通道基因,主要参与体内电解质平衡的调节,与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信号通路密切相关。 CDKN2B为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2B,属于细胞周期的G1期调控者,能够抑制细胞增殖。 除了上述三个基因外,还有其他基因与身高密切相关,这些基因有的能刺激生长激素分泌,有的对生长激素的作用具有抑制作用。
目前对于基因与身高关系的研究多集中在遗传和药物两方面。在遗传方面,研究者已发现了许多影响身高增长的基因位点,但并不表明这些基因位点的变异会必然导致矮小症;而且在疾病人群中,同样存在着身高增长异常的现象,这说明遗传对身高中介作用的重要性。 药物研发方面,目前临床上常用促长高药包括生长激素、甲状腺素片、苯丙胺类等。虽然此类药物能刺激机体分泌生长素,从而起到一定的辅助长高效果,但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切不可自行购买使用。
除药物外,生活作息的调整和良好习惯的养成也是必不可少的。现在的孩子学习压力比较大,经常熬夜,这不但损害了身体健康,而且还影响发育长高。孩子要学会劳逸结合,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还应注意饮食营养的均衡,不挑食、不偏食,多吃富含蛋白质、钙质丰富的食物,如蛋类、肉类、鱼类以及豆类及蔬菜、水果等食物。每天坚持适量的体育运动也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