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哪里厨房案板最好?
在河南襄城,木工发展源远流长、闻名省内外,“襄城木工”已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位于襄城县王洛镇北汝河边的宋村,素有“中国案板之乡”之称,全村90%的劳动力从事案板加工制作,年产值达2亿多元,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案板之乡”。
宋村村民制作案板,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宋村,由明朝时期的宋庄和邢庄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宋庄自古以来就是十里八乡有名的木工“专业村”。宋庄村地处汝河北岸,这里气候温和、水源充足,适宜杨木生长,周边10公里以内杨树林面积多达万亩。丰富的林木资源为宋庄发展案板产业提供了原料保障。明末清初,宋庄人就以打制、贩卖木家具和案板等木制品为主,产品通过水路源源不断供应西北各省。清末民初,宋庄出现了一批经营木材业的商户,有的在本庄开设木板业作坊,组织农村木匠就地加工木制品,然后收购外运;有的常年外出,在洛阳、开封、西安等地置办门市,从家乡带去木匠,就地加工、经营木制品。20世纪六七十年代,宋庄村民组成了建筑队,先后到新疆、甘肃、宁夏等地包揽建筑工程,案板因此得以远销西北各省。
改革开放后,宋庄村将发展案板加工作为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该村大力开展“木工培训”,使制作案板的技艺得以传承,并不断创新发展。村民冯占文说,“在宋庄,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制作案板,很多年轻人还远赴海外,干起了制作案板的手艺活儿。”
30多年来,宋庄人在案板加工制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制作的案板既实用又有市场。他们根据不同的木料,或锯或刨,或削或磨,加工成大小不一的案板。根据制作案板的木料不同,宋庄当地将案板分为水案板和旱案板两种。水案板主要用桐木、楸木、白蜡木等木料制成,制作时先将木料在河水中反复浸泡半年以上,取出后进行晾晒、刨光、打孔等多道程序制成。制作好的水案板遇水不涨,表面光滑耐磨、韧度强、使用寿命长。旱案板分为两种:一种是将杨木、桐木等木料锯成板材状,在阳光下晾晒后直接打孔制成案板。这类板子只能做凉菜时使用,无法切、剁食物,一般使用寿命为几年;另一种旱案板是将杨木等木料截成10厘米左右长的木段,两块木段对合,中间嵌进长铁钉,使其连接在一起,经过刨平、打磨后成为案板。这类案板多用于剁、切肉类食品,一般使用寿命为一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