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资产运营产生原因?

卿风珍卿风珍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企业需要在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自有资源与外部资源之间进行有效管理,以构筑自身的能力及优势。轻资产运营模式正是基于此原理提出来的。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商业模式日新月异,企业间的兼并和收购活动日趋频繁,企业在竞争中“你死我活”的对抗性渐弱,竞争双方或多方通过资本纽带或者非资本纽带的连接,实现交叉持股和业务合作已经成为非常普遍的现象。企业内外部的界限已经淡化,战略联盟、产业链协作、专业化协作越来越普遍。在这样的环境下,出现了“企业价值链”和“社会价值链”相互融合的情况,很多价值活动的边界已经突破企业“防火墙”延伸到外部环境,企业通过有效管理、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就能完成全部价值活动。这为企业采用轻资产运营创造了外部环境。

另一方面,在现代社会中,土地、房产、大型设备是典型的战略性要素资源,企业通过重资产运营掌握以上战略性资源,能够很好地防御竞争对手的进攻。在实践中,很多企业就是通过不断投资战略性要素资源,牢牢控制了其市场空间和市场范围,形成了高耸的护城河,屏蔽了各类商业势力的进攻。如IBM公司、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及其旗下很多分公司的厂房、设备都价值连城,是公司的财富和强大竞争力的体现。但任何一种事物都不可能“天下无敌”,战略也不例外。过重的资产配置不利于企业规避风险。一方面,重资产投资形成的厂房、大型设备,特别是高度专业化的资本物品,其投资回收期长、变现能力差,一旦市场出现衰退,投资就会变成大量闲置产能和积压库存,会严重拖累企业。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制造业之所以在美日贸易战中遭遇滑铁卢,其高度专业化、本土化的重资产运营导致反应、转型速度过慢是重要的原因。另一方面,重资产战略在投资建设阶段要产生大量刚性现金支出,会带来沉重的财务负担,其运营过程中也要不断支出高额的折旧和各项维护运作费用,如果市场收入不能达到投资和运营前的预期,则可能出现严重的财务风险。

此外,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市场更为成熟时,各类要素资源市场化程度就会更高,战略性要素的获取和维持成本就会大幅降低,企业对战略性要素资源的自我积累和控制要求就会下降,客观上会促成一些企业发展采用“借用他人资源,实现自己成长”的轻资产运营模式。总而言之,轻资产运营模式的产生,既不是对重资产运营模式的简单反叛,也不是对重资产运营、轻资产运营这两种模式的中间选择。轻资产运营作为一种商业模式,既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也在创造着社会新的经济价值。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