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什么是中阴?
“中阴”是佛教术语,特指死后尚未投胎的灵体在六道之中徘徊的过程——“灵魂出窍”的中段过程(上为生前,下为往生). 因此,把“中阴”这个词借用到股市里来,指的是一种特殊的技术形态;或者说是一种特殊的走势组合。
我所说的“中阴”技术,实际上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第一部分是底部结构,第二部分是顶部结构。它们分别对应着股价从低位启动和从高位见顶两种不同的运行趋势——而所谓“中阴线”技术,则是指这两种特殊图形在走势上的共同特征。 在“中阴线”的技术分析过程中,我们通常会用到以下几个指标作为辅助判断的依据:
1.MACD,其金叉死叉与红绿柱的变化情况可作为股价见底起涨或见顶回调的信号参考依据;
2.成交量的大小,可作为短线操作进出场的信号标志之一; 3.均线系统中的5、10日和20日均线的方向与位置,可协助研判当前大盘所处的具体阶段状况以及个股的短期强弱程度及趋势变化; 中阴线的形成,主要是由日K线所构成的小周期走势变化所决定的。通常来说,当一个股处于一个完整的上升或者下降趋势的过程中时,是不会出现什么中阴线的,但是一旦这个上升趋势或者下跌走势被打破时,就可能会出现这种特殊形态。例如当股价在下跌途中出现快速上涨时,就极易形成一个中阴线形态。这是因为当股价在下跌过程中遇到支撑反弹而再度下跌时,往往会出现一个快速的放量下跌行情,此时由于受到前期跌幅的影响,空头力量的释放将会非常充分,所以反弹行情一般都不会持续太久,很快就会重新转为下跌状态。而当股价再度回落至前期的平台区域附近时,因得到平台的支撑又再次向上反弹,但这时多头力量已经明显不支了,所以在反弹过程中会遭遇空头的强力打压,从而使得股价再次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并形成一根带大量长上影线的阴线,此即中阴线的顶部结构形式。
至于中阴线的底部结构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以下四个因素: 第一,是量能的变化,这是中阴线形成的直接原因。一般来说,当股价连续无量盘跌一段时间以后,只要突然某一天出现了放量的下跌走势并且伴随着较大的换手时,就很容易在这个位置形成“中阴线”的底部结构形态。 第二,是均线的拐头,特别是5日均线的走势变化至关重要。如果股价一直沿5日均线上行,那么即使遇阻回落形成了中阴线,也会很快收复失地继续上涨;但如果5日均线率先掉头向下,那么就意味着股价已脱离上升趋势转而进入弱势调整格局,此时若再出现一根带量大阴线的回踩,就基本形成了“中阴”底部结构的形态了。 第三,是MACD指标的变化。当DIFF线自下而上穿越DEA线后,如果两者之间的黄金相交点不断增多,就说明该股有做多的潜能,反之,若出现背驰现象,那就说明该股的升势已接近尾声,随时都可能进入下降通道。 第四,是主力资金的动向。主力资金是否仍在进场建仓是一个决定后市能否形成中阴形态的关键所在! 当一只个股的主力开始进场的时候,往往都会有比较明确的信号显示,如缩量上涨,成交量呈明显的规律性变化等迹象,而且随着主力的不断拉高,个股的筹码也会逐渐得到集中,从而使上方的套牢盘和获利盘越来越少,这样既有利于主力后期的拉升也有利于主力出货,当然也就更容易形成中阴底部形态了。 如果说底部是中阴的第一乐章的话,那么到了中期的高位则是中阴的第二乐章,也是高潮来临前的序曲。
在经历了前期的反复震荡调整后,很多个股都陆续走出了独立的上升行情,有的甚至已经开始加速上涨了.但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一旦出现中阴线顶部结构的话,那往往就意味着一波中级调整的即将来临…… 首先,中阴顶部结构的出现必定会有相应的量能配合。因为只有在放量的状态下才有可能突破前高而出现中阴线形态。其次,5日均线与10日均线的位置关系会对股价的运行产生直接影响――当股价站上5、10日均线之上时属于强势,反之则为弱势。最后,就是KDJ指标的变化情况,如果当股价创出新高而同时KDJ的J值却并未出现明显的发散,反而还有向下拐头的迹象时,就要小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