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是属五行属什么关系?
“萱”字,《说文》作“蕿”(xuan) 。许慎解释说:“萱,宜脩菜也。从艸宣声。”也就是说,“萱”就是宜於修菜的草类植物。这里的“脩”通“脩”,指修饰、修剪的意思。许慎又解释说“谖”乃“忘忧之草”,并认为它与萱是一回事——古书多用“萱”代“谖”或“荪”。如《离骚》中有诗云:“惟萱草可以忘忧兮……”
《埤雅》引述了这种说法。不过这个说法颇令人费解不解:第一,“萱”明明是宜脩菜的植物,怎么又能忘忧呢?第二,如果它真是一种萱草的话,那与许慎所说的“蕿宜脩菜也”便完全矛盾;而据《诗经·卫风·伯兮》中所说,在周代人们已把一种名为“谖草”的植物用作食品了——“焉得谖草,言树之臂”——这更说明,许慎的论断并非空穴来风。
因此,清代学者陈奂在他的《说文义证》中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此二物不同。今北方人谓黄花菜为萱草,古人则曰谖草……盖萱即今之黄花菜,谖非萱。后人因谖草既忘忧,遂以萱草为之。《齐风》‘岂无萱草’。郭璞曰:‘今人谓之忘忧。’” 这个说法比较靠谱一点。事实上,“萱”和“谖”这两个字的发音确实是不一样的:前者读xuān,后者读yuān;许慎所谓的“宣声”,其实读作[uɑn]而非[xuan],所以,他说的“萱”,应该就是今天所说的黄花菜(Hemerocallis fulva,又称金针菜)而不是我们今天所习惯叫作的“萱草”(Xanthorrhoea spp.),因为这种萱草开的花虽然也很漂亮,却从来都称不上美味。
那么,到底什么叫萱草(Hemerocallisfulva)呢?它又叫“丹”“忘忧”和“宜男”等,其花茎粗壮,约有三尺高左右,而且每枚花都有六片花瓣,其中一片有淡红色条纹。它的花期很长,可以从初夏一直开到秋天,所以在中国民间常被作为观赏花卉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