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怡宝董事长是谁?
最近很多同行和媒体好友都在问怡宝的“幕后老板”,其实之前有传过各种版本,但都没有实锤,所以我也没有公开谈论过。 这次事件比较突然,我作为总经理,自然被推到前面来,接受各方的问询、质疑甚至谴责。我觉得很委屈,但也不得不接受。 因为我是上市公司这个平台的代表(虽然我个人的股份很小),所以一些媒体找到了我本人采访,我除了尽量客观地解释外,也主动提供了一些素材给她们,希望帮助他们更全面地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至于网上传播的我个人聊天记录,其实只是我在工作中向外部采购商提出的要求而已,确实不够专业,造成了不必要的误会,也很不好意思,让各位见笑了。
其实我本人与怡宝这个品牌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我只是于2018年购买了其母公司深圳怡宝瓶装水94%的股权,成为了其实际控制人。而上海怡宝饮用水有限公司是我收购前的母公司,一直负责国内饮料业务的经营。 所以网上的视频报道中,我以“新老板”的身份出现,可能确实让大家觉得不太合适,我也就此接受大家对我不当得罪的批评。
不过我还是要澄清一点:我并不是所谓的“资本家”,更没有别人所说的那么“有钱”;我也并未像某些媒体形容的那样,是一个“买水的有钱人”。 我购买的94%的股权,其实是两家公司,一家是浙江益民矿泉水有限责任公司,另一个就是本文提到的上海怡宝饮用水有限公司。
其中益民矿泉公司的注册资本为50万元,实收资本只有14.65万元,而上海怡宝的注册资本仅有300万元人民币,而且至今没有实缴,两个公司的估值总共才740万元左右。而我购买的时候,付了大概200万元的对价,加上一些运营成本,全部投资目前大约300万左右。 对于一个年销售30多亿元的公司来说,的确可以算是个小股东了。但我相信,任何一个理性、正常的人,都不会拿自己的钱这样开玩笑的! 也许我这样的“小股东”,在有些朋友看来并不算什么,但我要说的是,我投入这些钱的目的是为了赚钱,而不是单纯因为热爱矿泉水事业。如果我真的把怡宝当做是自己的事业,那我肯定早就把它做起来,何至于它到现在还这么小,一年不到1亿元的销售额呢? 其实,我之前投资过啤酒和红酒业,但因为一些特殊情况,现在已经彻底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