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转型成功了吗?

胥曦胥曦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1995年考入大学,在北京一所211学校念书 那时候中国正在高速发展中,但是贫富差距已经开始显现了 北京城里有许多外来的打工者,我们学校也有好多来自陕西山西的农村同学 大一时候学校旁边有个“农民大厦”,是专门给外来农民工住的宿舍,条件很差。学校里也有很多贫困生 我们那届入学时国家已经取消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区别,但农村和城市还是有很多区别的,比如学校给城市学生配空调,而每个寝室只有两个上床下桌,可供八个人住(我们系人最多一个班40多个人)的农村孩子就多了很多。

当时感觉就是国家发展的道路充满了希望和机遇,毕竟咱有十四亿人口这个大市场呢! 毕业十周年再回去看母校的时候,发现“农民大厦”早已拆了,变成了其他建筑。学校里也没了贫困生的身影,因为北京城的贫困生补助是全国最高的。

二十周年再回去看母校时,学校已经搬到了北京远郊的沙河新校区,周围全都是刚建好没多久的高新科技园区。虽然坐地铁到市中心要一个小时,但周围全是高科技企业,腾讯百度阿里滴滴头条美团全都有总部或分部。

这次回来我感觉祖国妈妈真的挺棒的,不但经济上突飞猛进,而且教育、医疗等基础建设也发展得很棒,让我这个穷苦人家出身的大学毕业生都能享受到最好的资源。

去年我参加了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审,看到评审委员会的各位领导们拿着厚厚的材料认真审阅,严格把关,感觉现在的教育体制还是很公平的,能者上庸者下的机制让每一个教师都可以放开了应对评职,不用搞关系走后门拉关系,感觉这样的制度才是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当然可能有各种弊端和问题,但至少我是很享受这个过程的)

所以,综合来看,我觉得中国这几十年来确实发生了很大变化,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公平正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作为一个普通百姓,我能感受到生活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我相信那些高净值人群感受到的幸福感一定比我强很多。

井惠琴井惠琴优质答主

“转型”这个词,是西方人发明的。这个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中国的,当时改革开放刚刚起步。 那时候我们经济落后、技术落后,所以需要向发达国家学习工业化经验;同时我们国家人口众多,要解决就业问题就必须发展制造业。 所以从那时开始,我们的政策就是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纺织业),出口创汇。

后来因为国际环境变化,我们实行了对外开放的新思路,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比如把东北变成大豆基地),同时也发展起了电子工业,但仍然是重化工业的比重更大一些,而且主要出口原料加工业产品而不是高科技产品。

再后来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我们为了降低外贸依存度,大力投资铁路等基建项目,增加基础产业的产能利用率,以保持经济的稳步增长。 从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这30多年里,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GDP翻了14倍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了至少78倍以上!人均GDP翻了近5倍,外汇储备总量增加了近48倍! 现在回过头来看我们这些年的奋斗历程可以发现,我们的经济确实是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经济发展模式也实现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但是,这种转变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甚至可以说是有惊无险。如果决策者稍微一个判断失误或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我们现在可能仍然在计划经济和短缺经济的泥潭中无法自拔……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