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融值多少?
首先,明确一点,任何对历史责任的回避和甩锅,都是毫无意义的。 做任何一件事都有风险,金融业的经营更是如此。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中也经历了诸多风浪,如包商银行、恒丰银行和锦州银行的坏账处置,以及之前的海南发展银行破产,还有刚刚过去的内蒙古农信集团“爆雷”等等,这些事件背后暴露出来的问题要比华融这家企业的债务风险复杂得多地多。 但问题在于,华融是中国金融改革中诞生的第一家资产管理公司,它所承载的历史使命和其他几家AMC不一样(后来设立的东方、信达、长城和嘉实,都没有承接不良资产处置的职能)。
1995年颁布的《商业银行法》第73条明确规定,商业银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国人民银行有权责令停业整顿,情节严重的,吊销经营许可证: (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有关规定,严重威胁货币资金安全; (二)未经批准,擅自设立分支机构; (三)违反规定开展业务或办理贷款,造成重大损失; (四)其他严重违法违规经营行为。 第一,成立之初的华融主要承担的是政府的监管角色,代表政府管理其他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从历史数据来看,它的业绩其实很一般,甚至可以说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但作为一个巨型的国有企业,能有这样的表现已经不错。毕竟在2015年和2016年间,市场对于国资破产的担忧甚嚣尘上,华融作为国企中的一员,若真要清算,很多资产也涉及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最终可能也是以债转股的方式了之。
第二,华融不是一家传统的金融企业,它兼具政府和企业两种属性。这种特殊的身份带来了特殊的问题。作为国企,他需要考虑如何减少自身损失的同时,还要兼顾各方面之间的关系,包括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如果仅仅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华融应该早点申请破产,但是考虑到它承担的公共职能,这一选择就不太现实。
作为国内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之一,目前华融的债务总额为1.88万亿,虽然比年初增加了700亿左右,但其净负债仍然只有3162亿元,整体资产负债率为71%。相较于同类型的金融机构,这个数据是相对比较低的,甚至好于刚刚暴雷的内蒙古自治区农村信用社(84%的资产负债率)。 如果按照金融机构的市场化来要求华融,那么唯一的办法可能就是按照非银金融机构的市场化方式来重组——把一些资产剥离,通过股权融资等方式来填补流动性的缺口。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华融并非单纯的金融机构,他同时还肩负着推动市场化进程的政治使命。在这种情况下,任何试图让华融按市场化方式处理相关债务的建议,其实都难以实行。毕竟如果这样一家企业都可以轻易倒闭的话,那以后类似的企业该怎么办?
所以,华融只能继续撑下去,政府可能还会通过其他手段为其注入新的活力(比如刚才提到的信托公司增资),但不管怎么,市场化总会是一个大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