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多少块支付牌照?
目前,我国从事支付业务的企业主要有三类:
1、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 包括大型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在内的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共有642家,其中办理网上银行业务的有380多家;
2、第三方支付机构 目前已申请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的第三方移动支付运营商共约有200家左右(含已获准筹备的约70家);
3、其他企业 主要包括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企业、融资性担保公司和典当行等,以及部分从事互联网的小额贷款公司加盟商户,涉及用户资金安全的电子商务网站,如淘宝、支付宝、天猫等等,这些企业的数量目前无法准确获得。
还有一些已经取得金融监管部门批准但尚未开展相关业务的互联网企业,例如腾讯财付通、百度百付宝、网易宝等。 在已有支付许可证的900余家机构中,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及信托公司等持牌金融机构所占比例超过三分之二,且绝大多数为客户服务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在2011年开始发放支付牌照,截至2015年8月累计向270家企业发放了支付业务许可证。但是拿到支付牌照只是第一步,随着行业整顿的深入,支付牌照后续的续展工作将可能难以通过,牌照也将面临被注销的命运。
央行对于支付机构的监管正在不断加码。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近期透露,支付机构续展工作已经开始,截至6月末已有10家支付机构牌照被注销,未来还会有机构在续展中被“淘汰”。
对于第三方支付机构来说,2016年开始进入牌照有效期续展的周期。央行在2015年末公布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随后又在2016年初发布《非银行支付机构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风险专项整治工作的重点、措施和安排,紧接着又在2月初表示,支付机构首次续展从2016年8月开始,对积极拓展支付服务,能够较好实现初始设立目的且依法合规经营的支付机构,原则同意续展;对于存在占用客户备付金、违规调整商户结算手续费、擅自开立和使用内部备付金账户、未按规定存放和使用客户备付金等违规行为的支付机构,将责令整改,不予续展。
而截至2月底,已有15家支付机构牌照被注销,其中就包括12家预付卡机构。央行在6月末表示,未来支付机构牌照续展过程中,将会有更多机构无法通过续展。这意味着,不少机构将逐渐淡出支付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