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号地铁到静安?
静安区(旧称“闸北”)位于上海市区北部,东与新闸、黄浦、虹口相邻;南与徐汇区相连;西与普陀接壤;北与宝山区毗邻。区域大致为北纬31°24'至31°26'、东经121°25'至121°30'之间。 辖区总面积37.98平方公里。全区下设街道4个,镇7个(含1个街道级办事处)。
据《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朝统一全国后,实行行省制,设江南浙江等处行中书省,今上海市境属浙东道宣慰司。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置上海县,始有建县历史。上海县城的位置,大约就是现在的新闸一带。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将江浙两省的地官都改为承宣布政使司,下辖府、州、县。松江府领沪、昆、吴、嘉定等四县及上海州一州。上海州的管辖范围包括今天上海城区和青浦、吴江、昆山的部分地区。清雍正四年(1726年),因漕粮积弊,改江南粮储道为江宁府,同时于苏州府境内设立松江府,并将原辖二县一州改为太仓州领。
民国元年(1912 年)废太仓州,原隶苏州府的嘉定县划归沪海道(后改为淮海道)。次年,南京临时政府改上海州为上海市,市下设区,实行两级政治制度。当时的上海市辖9个行政区域,即公共租界工部局(英租界)、法租界公董局、洋泾浜北首直街、洋泾浜北首直街新北庙前、洋泾浜北首直街新桥、洋泾浜北首直街福佑路、外白渡桥北堍、光复西路(现名镇宁路)北至龙之梦一带以及石门一路、石门二路。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接收上海市,将上海市划分为26个行政区,各区分别以数字命名。其中,第7行政区(简称“七区”)的范围大致相当今天的静安区。1946年初,美国兵营设在静安寺,故当时的第七区又被称为“美兵区”。1947年至1949年的第七区的区政府所在地在静安寺路(今静安寺附近),并曾一度改名为“静安寺区”。
新中国建立初期,上海市人民政府成立郊区工作委员会,负责郊区的领导工作。1951年6月,上海市共划分成18个行政区,原来的26个行政区被取消。当时上海的工业基地主要在今天的杨浦区、殷行区和宝山区,所以18个行政区中,有5个是以工农为主要对象的行政区,分别是第三区的“新成工业园区”、第四区的“新江湾城工业区”、第六区的“南市工人新村”、第八区的“北新泾工业区”和东部的“崇明垦殖农场”。而当时的静安区归属第二区,行政中心设在静安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