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收账款指什么?
一、应收账款(trade receivables)是指因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而应收未收的款项,包括卖方提供的货物质担保或服务而形成的各种权利。 国际会计准则将应收款项分为三大类:即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我国会计学上把除现金及银行存款以外的所有收入都列入“应收账款”项目,范围比国际会计准则规定的要宽。
二、应收账款的内容 对于每一个企业来说,其应收账款往往都有各自不同的形成原因。在具体核算时,必须区分不同情况来处理。
1.因销售货物而产生的应收账款; 2.因提供劳务而产生的应收账款; 3.因让卖产生的应收账款; 4.其他应收款。 三、账龄分析法 利用“应收账款”账户借方余额,剔除坏账准备金后,对各相应客户进行分析,计算出每个客户的平均应收款项金额。同时结合每个客户的信用状况,确定相应的回收期,以此为依据将应收账款分成若干组,分别计提对应的坏账准备金。 最后得出坏账准备的累计发生额,进而确认当期损益。
四、预期收入法 采用期望值理论,将可能的损失按一定的概率加权,转化为预期的损失,作为计提坏账准备金的依据。 这种方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每期(月)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当期(月)应收账款×(1-应收账款收回率)]×预期损失率 其中:应收账款收回率=已收回账款/应收账款×100% 预期损失率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