妡五行属什么的?
“妡”字结构为上下结构,半包围式,上部的“示”表示与宗教有关;下部的“女”是指事字,画一个圆圈表示地面上有一个凹下的坑(即女字的初文)——这个字形反映着早期的婚姻形态是母系氏族社会中的“走婚”制,即男子夜间到女子家去睡觉,第二天早晨又回到自己家中,所以这种婚姻形式也叫“走婚”或“夜合之婚”。
“示女”二字结合意味着向异性传达信息,也就是现在的“告诉、启示”“姓”的本义就是“告知”的意思,所以“姓氏”连起来表示“告知女儿”,即“女子姓什么”就表示“告诉女孩子关于她母亲的事”——这实际上是在描述母系氏族家庭中女性的地位。
汉字发展至小篆阶段,“姓”的字形变为“亻+生”,“亻”指事符号表意明确,即“人处于生养之地”,而“纟”表示与丝帛有关的行业,古代女性在家纺纱织布,所以从事纺织业的女子和出生地点同姓。至于为什么把姓氏放在女人胸部,我想可能是有两种含义,一是表示女性有生育功能,二是象征母性之光(比如圣母玛利亚的“圣”字就是由“女”和“甲”组成,象征母爱像太阳一样照耀万物)。 汉代的许慎在解释“姓名”的含义时也说:“姓之性质,言因其生育之理而出也。”“名,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月没于西方之时也。月始满而亏,至于没尽,人之气魄,亦如之。……故阳气盛则名曰舜,阴气盛则名曰禹。圣人之名,其由然矣!”“舜”字古字形像日落西山的形状,本意为早晨出生的婴儿能见到夕阳,所以有“前途光明”之意。“禹”字上部像一弯新月,下部像水流,合在一起表示月亮在水中映照而出的月光,因此有“大公无私、德行高洁”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