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治理结构是指什么?
企业的“法人治理”,从广义上来理解,指的就是公司(企业)的治理结构;从狭义上来理解,则特指上市公司(有上市需求的非上市公司也可以通过设置董事会、监事会等方式来构建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的治理结构。 所谓的企业治理结构,其实指的就是企业(公司)内部各个治理主体之间的职责权限划分和相互关系。
企业作为一个组织,同其他任何组织一样,也要解决权力归属与制约问题。由于企业经营风险的主要承担者——股东们普遍存在“用脚投票”的困难,因此需要代理机制来代替股东们进行决策。同时,由于经营的风险性以及人们对信息的了解有限乃至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也需要对代理人即经营管理者的行为进行约束与管理。所以,一个合理、科学、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对于企业的生存发展、健康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核心的问题就是解决产权明晰问题。而要想使产权明晰得到真正落实,就必须通过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来实现。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过去政企不分、所有者虚位的现象,从而让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的经营主体,在市场竞争中寻求自身的发展。 目前,我国正在推行注册制改革,这意味着今后上市公司将会越来越多。那么,如何保证这些公司能够实现科学有效的管理,确保投资者利益,成为迫在眉睫的话题。这需要我们不断改进包括法律制度在内的各项机制,而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无疑是最重要的一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