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尿奶白色怎么回事?
生理性尿液的组成97%以上都是水。尿中的水份是由人体的各个组织间隙渗入血液运行到肾脏,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排泄、重吸收作用后合成的。血液中的一些代谢废物和进入人体的外来物质可随尿排出。尿液中主要的尿酸盐成份有隐酸盐、尿酸盐、磷酸盐等。这些酸盐类在一定的PH环境下可呈饱和状态,而析出并有可能形成结石。
通常孩子体内蛋白质等物质代谢较为旺盛,当喝水少、尤其是在半夜没有喝水的话,尿中水分减少,各种酸盐成分浓度增加,可呈饱和状态。再加上夜间孩子处于安静状态,出汗少、蒸发少,尿中水分不可能再减少。所以,在早晨第一次排出的尿中,尿酸盐类可能呈乳白色。
另外,若孩子在睡前一次进食脂肪类较多的话,随之进入小肠的胆汁发挥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细的脂肪颗粒。因乳化脂肪后的胆汁排出增加,因此,随粪便排出的粪胆原减少,返流入血的粪胆原增加。由血液携带的粪胆原经肾排泄,随尿排出增多而出现白色或云雾状的尿。这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另外,孩子活动量较大,体内代谢旺盛,喝水少或在运动中出汗较多,失去水分较多,在上一次尿液中酸盐成分可能没有排尽,在下一次的尿中也会使尿液呈白色。
不正常的奶白尿常见到的是乳糜尿。乳糜尿是由于肠道吸收的淋巴液,通过胸导管输送到血液的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常见丝虫病),导致淋巴液回流受阻而逆流到尿道中,使尿液含有大量蛋白质而出现牛奶样白浊。一般取白色尿放置后有沉淀物,混浊不能消失。将沉淀物涂片染色后,能发现许多的脂肪滴和多种细胞成分。
如果孩子反复出现不能消失的白色尿液,可到医院做白细胞分析、蛋白分析和上皮细胞分析以除外炎症、结石、丝虫病等病症。同时,平时注意增加饮水量,使尿液不至于浓缩。这样就会减少孩子出现白色尿液的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