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愤青好多?
说几个自己的看法,不够成体系
1. 愤青是伴随互联网的兴起而兴起的吗? 答:不是。我97年上高中的时候开始接触电脑,那时候网络还不普及(当时家里没装宽带,上网都得去网吧),但是已经能看到一些互联网上的文章。我记得看过一篇转载自解放军报的文章《青年网》记不得了,作者署名姚建宗。这篇文章大致意思就是抨击网上一些年轻人对于中国的贬低和讽刺,文章里提到了“愤青”这个词(不是原词,大意是这样)。所以,互联网固然提供了新的交流平台,但是本身并不是造成“愤青”增多的根本原因。
2. 为什么现在“愤青”这么多呢? 答:我个人觉得是因为我国经济发展导致的。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成了我国政府最关注的重点,经过几十年的奋斗,我们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给广大人民群众带了切实的利益——更高的生活水平、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等等。但是在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带来一个副产品——贫富差距拉大。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一直是我们的口号,但是经济下行压力大,全球化使各国产业转移,我国的低端劳动力优势不再,再加上疫情影响,我们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收入分配机制改革不到位,中产阶级占全社会财富的比例始终不高,相对贫穷的人和觉得自己被社会甩下的人越来越多,不满情绪自然滋生。他们转过身来又发现在网上可以畅所欲言,不用负责(或者很少负责),那么愤青自然就多了。
3. “愤青”都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吗? 答:不一定。有的人就是单纯地嫉妒别人过得好,见不得光脚的比穿鞋的过得好;还有的是因为现实中无能为力,在网上发泄发泄而已。当然也有少数人是心怀祖国,希望我们国家更好。但是他们一般都不自称“愤青”——我认识的人里有这样的人,我问他有什么想法,他不说自己是“愤青”,只是说自己对现实很失望等。所以说,不能以偏概全,不能看到网上的言论就觉得都是“愤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