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忙是什么生肖?
十二生肖当中,有的动物是“闲”着,有的是“忙”着。比如老鼠,它偷吃粮食、骚扰别人,确实挺烦人;但是牛耕田、马奔跑、虎啸狼嚎,都在忙着呢!那么12种动物中,哪一种动物最不闲呢? 要说12生肖哪一属最忙碌,那肯定是猪了,原因有四:
第一,亥猪在十二地支中排在最后,犹如大限将至,命不久矣的人那般急迫,所以属猪的人天生就比较着急,做事情风风火火,没有耐心;
第二,古人认为猪是种食用度量衡,用来称量的,因此特别忙碌,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外,就只剩干活儿,好让主人开心; 第三,古时候养猪是个技术活儿,从选种、培育到放养、圈养以及喂食、清理粪尿等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像现在喂点粮食即可;
第四,古代人认为猪是很脏的,需要经常洗澡,所以猪看起来总是浑身上下湿漉漉的,如同刚淋雨般,而下雨天又要避雨,所以猪其实是非常累的。 当然最忙碌的还要数猴子,毕竟它是动物界中的“万灵药”。
首先,猴子善于爬树,所以为了吃到果子,必须不停地爬,就像现在的爬山车那样,非常劳累;其次,虽然猴子聪明伶俐,会模仿人的动作,但终究只是模仿,有很多动作都是它学不会的,因而每次冒充人都必须要重新练习,非常辛苦;再者,猴子虽然能与人交流,但是语言能力很差,通常只能重复别人的话语,或者是重复几个简单的字,所以跟人沟通也是件很费劲的事儿。
十二生肖的顺序为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共十二种动物,又叫属相,十二生肖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十二生肖的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据《史记·天官书》中记载:“星气之书,多杂以怪迂之言,径人厌观,无足采者,附著其居之地”。动物崇拜是随着十二生肖的起源,随着对十二种神兽与十二地支的配属关系,逐步演变而来的。而十二地支与十二生肖动物的配属不是任意的,是古人对中国十二生肖动物生活习性的规律性认识,并与中国古时候天象观测结果相关联。
十二生肖在中国甚至在国外都有深远的影响,也影响着中国人的性格与文化,在十二生肖中的很多字在各国语言中都有借用,如“鼠”在日语中发音为“ネズミ”,而英语为“rat”;“牛”在日语中发音为“ウシ”,而英语为“ox”;“虎”在日语中发音为“トラ”,而英语为“tiger”;“兔”在日语中发音为“ウサギ”,而英语为“rabbit”;“龙”在日语中发音为“ドラゴン”,而英语为“dragon”;“蛇”在日语中发音为“ヘビ”,而英语为“snake”;“马”在日语中发音为“ウマ”,而英语为“horse”;“羊”在日语中发音为“ヒツジ”,而英语为“sheep”;“猴”在日语中发音为“サル”,而英语为“monkey”;“鸡”在日语中发音为“ダイコクじかけいど”,而英语为“rooster”;“狗”在日语中发音为“イヌ”,而英语为“dog”;“猪”在日语中发音为“イヌ”,而英语为“pig”。
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的配属关系与十二生肖动物活动习性的规律性认识相关联,与十二生肖动物的活动规律与十二地支纪时的规律也是有同样的规律,如子时是鼠活动的最频繁的时间,而牛在进入子时后,就逐渐进入休息时间;丑时是牛反刍的最佳时间,也是人们“牛吃草”、“马饮水”的习惯性认识来源,与牛活动规律是相吻合的;寅时是老虎的觅食时间,此时其它动物都“不敢轻举妄动”,是属于老虎“独霸一方”的时间;卯时是属兔的月宫里玉兔捣药时间,玉兔是属于“月亮之精”;辰时是起龙的时间,龙从深潭处经过一整夜的蓄势待发,一到辰时就开始出动;巳时是蛇回洞的时间,到了这个时候草丛里就很少能看到蛇了;午时是“马”的时间,这时候的牲口正处于“精力旺盛”、膘肥体壮阶段;未时是羊出外吃草的时间,牧羊人一般都是在这个时候将羊驱出羊圈外出吃草;申时是猴子撒野的时间,那些生活在热带雨林里的猴子就十分活跃;酉时是鸡入笼的时间,人们有句口头禅就叫“雄鸡一唱天下白,鸡进窝里猫上树”;戌时是狗休息的时间,白天那些看家护院的狗,到了这个时候都“死打酣”睡得十分香甜;亥时是猪安闲睡觉的时间,猪的习性就是除了吃就是睡,“睡得香甜”也是猪的主要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