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厅出过什么生肖?

司徒晨珠司徒晨珠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以前在顺德一家私人酒店任厨房助理时,遇过蛇年农历二月初三午时生日的生日宴。 那天的菜单是这样的: 煎焗油鹅 (旺横财) 蒜子烧猪尾(添福气) 花生鱼皮(来年风调雨顺) 鱼肠煎蛋(财源广进) 红烧猪脷(健康平安) 炒田螺(好运连连) 清补凉炖鸡汤(滋润养颜) 年糕鱼肠蒸年糕(事业步步高升) 上汤叶菜(一生如意)

当时在厨房听师傅们闲聊,说这个客人真是有趣,点这么多菜,够吃一天了。更奇怪的是,他除了点上列所有菜品,还在桌子上摆了一个大大的“福”字,要求我们用专用的“福禄寿”碟垫底,把刚好的热菜一口口叠放在 “福” 字上,最后形成一座小山一样的菜肴。 在我们反复确认该客人的确只是一个人就餐后,师父叹了口气,用很低的声音说,这个人好怪,点那么多菜,吃不完浪费,看我们忙得不可开交,又没帮一把手。我们做好了这桌的菜,看着他一个人吃完,又收拾完了桌子,才离开。

那天下午,我正在厨房拖地时,财务拿着一叠钞票进来,说是刚才那个点菜的客人付的餐费。我接过钱的时候愣住了:全是新钞,而且钞票上面竟然有一个个的“福”字。顿时惊出一身冷汗来……

南欢琬南欢琬优质答主

牛年要过去了,在过去的辛丑牛年里面,餐厅行业出了三个生肖的堂食模式:马,牛、鼠。

马,中国生肖里的“马”,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跑的快,无论马术,还是在古代战争中,马经常成为冲锋陷阵的主力。这个岁末,疫情持续反复,防疫压力陡增,餐饮人也感受到这种压力,都在为即将到来的2022壬寅虎年做着各种堂食方面的备战措施。但餐饮人不能仅仅为堂食的堂,只盯着堂食,却忘了堂食背后的食。在刚刚过去的辛丑牛年,餐饮人最大的感受就是忙、乱、慌,堂食受限,只能做外卖了,到店客流减少,只能搞促销了等等问题,让人忙不过来,有心无力,导致心神不宁,乱作一团。

堂食是过去餐厅行业最主要的经营场景之一,但疫情的反复,堂食屡屡受到限制。餐饮人要学习“马”的步调不稳,总能持续向上的“不相上下”的精神,跑起来,不能止步。在不能大面积的堂食时,要将堂食作为小范围的试验田和测试场,一方面让餐饮人找到堂食的感觉,毕竟堂食是餐饮人的根和本。另一方面,则是在不能大面积的堂食时,尝试用到店自提、社区外带等轻堂食模式,逐步的尝试和探索,为接下来的堂食“回归”做准备。即使堂食全面放开,也不能仅仅盯着堂食,仅仅只靠堂食去经营餐厅,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还是要利用“马”的不停向前奔跑的步调,去探索堂食之外的第二增长极,比如说,新零售产品的开发,新场景的探索、自营渠道的建设以及加盟连锁的拓展等方面。

牛,“牛”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也是中国动物生肖中唯一能和人类进行亲密接触的活体。餐厅和食客之间也应如此,通过各种创新菜品和服务,提升用餐体验,让食客感受到服务和餐厅的“牛”。此外,牛也有两个特点:第一个是扛活、老实,第二个是牛角。虽然牛很老实,但当牛角被人触碰到的时候,也会失控甚至发疯。这种现象也可运用到餐厅堂食中,要充分借助数字化营销的力量,实现千人千面、精准服务,提升食客的体验,减少食客的“牛角”,提升餐厅品牌的美誉度和忠诚度。同时,堂食场景下的餐厅还存在很多不足,比如说员工服务、菜品口味、环境卫生等,要多用心去感知和服务,而不是机械化、程序化的服务。当然,食客也要多一些理解和信任,而不是只看菜品价格,服务价格要高一些,有牛角也要被隐藏起来。而餐厅行业里最需要牛角和牛脖子的地方是餐厅后厨,特别是冷菜的出品,一定要做好生熟分开,用好专用工具,提升服务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只有做好了冷菜品控,食客才能吃的放心。毕竟餐厅除了要服务好正常吃饭、喝酒的食客,还有给某些食客做“插管”的功夫,毕竟在堂食场景下,是很多中国人重要的社交场合。

鼠,春节将至,马上进入壬寅新年。餐厅堂食场景下的老鼠是“天敌”,特别是后厨或者冷库,必须做好“防鼠”的措施,比如说做好防鼠墙,堵好排水沟口,做好门板的下封口等。对于那些“天敌”老鼠的入侵,餐厅后厨或冷库的“城门”一定要紧守。虽然餐饮鼠年出过堂食,是堂的“鼠”,还是食的“鼠”?当然我们希望鼠年出的堂食是好的“鼠”,是好兆头,“鼠”字的读音和“数”的读音相似,意味着餐厅堂食数一数二,餐厅数客人、餐厅数盈利,都数不完。

无论鼠年出的堂食模式是“鼠”还是“数”,也无论有没有“老虎下山”,新的一年,我们都希望在2022壬寅虎年:虎虎生威,如虎添翼,龙腾虎跃,龙腾虎踞,生龙活虎,龙马精神,在疫情反复的当下,希望堂食模式也能够“生龙火虎,龙马精神”。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