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违约苏27?
这个题目有点莫名其妙,什么叫“中国违约苏27”啊! 首先,当时苏27出口印度的时候,双方达成的协议是允许印度的飞机在边境地区进行侦察,但是不允许对方用苏27入侵我国领空(就是不允许抵近侦查)。后来印方一再违反协议,越境侦察,甚至还钻了技术漏洞入侵我领空,被我航空兵使用苏27击落两架(其实还打下来多架印军飞机,不过没有找到碎片等证据,所以印方死不认账,就不了了之了,这也成了两国矛盾的爆点之一)。
从苏27开始,到后来的苏30MKI,印度的装备升级一直存在边界矛盾。这些飞机价格不菲,性能优良,对提升印度的空中力量当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印度觉得自己的拳头更硬了,更有资格在中国面前嚷嚷了。
其次,我们买苏27的时候,国际环境也对我们有很大压力。苏联刚刚解体,俄罗斯经济崩溃,国力衰退,国内军事工业几乎濒临绝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不抓紧机会购买苏27,那么很可能以后要买到手也就更难了。而且苏27对我们的空军作战体系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补丁,可以填补与完善我军对于重型战斗机的中坚力量。
最后,说到违约,苏27的研制经费可是花了大血本的,当时处于苏联末期,财政紧张,很多项目都是能省则省,甚至苏27的一些关键设备都采取外购的方式,例如发动机,启动资金就花了1.8亿美元,后续还要大量采购,这对本来就已经很困难的苏联来说是雪上加霜,相当于直接把外汇往水里扔。而我们买的95%的苏27,仅仅花了1800万美元(这还是在苏联欠了我们一大笔军火款的情况下),真是便宜到家了,当然,我们也用这些战机训练出了第一代苏-27驾驶员和地勤人员,为日后建立苏-27装备的空军部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