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打通融资渠道?
“融资”二字听起来似乎很专业,但是事实上,每一个企业从成立之初就存在“融资”活动——投资人出资,办公司;之后,公司通过出售产品或服务来获取收入,并偿还投资人的本金和收益。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前期获得资金,还是后期回收资金,其实都是一个“融”的过程中。 所以,融资实际上就是在一个社会经济活动中,一个经济主体为了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从一个宏观经济主体(如银行、非银行业金融机构、风投等)借款,同时提供给该宏观主体一定数量的借款回报并履行相关约定的过程。
融资是企业家在日常经营中最常接触到的金融行为之一,每个企业几乎都会遇到融资问题,只不过融资成功率高低不同而已。那么,作为企业家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提高融资的成功率呢?
1. 提前规划,有备无患 绝大多数创业者都是初次创业,没有相关的经验积累,更没有专门的人员和机构辅助其进行融资。在此情况下,建议初创者多学习一些与融资有关的知识,做好融资前的准备工作。否则在碰到问题时抓不住重点,或者由于准备不足而错过最佳的融资时机,那就悔之晚矣了!
2. 选择合适的企业发展阶段 目前国内许多创投机构的融资主要集中在规模较小、创业期较短的公司上。这意味着公司如果处于创业初期,又没有合适的商业模式,就很难得到资本的青睐。而如果公司已经步入成长阶段却没有充足的资金进行支撑的话,又很难实现跨越式发展。选择最适合企业发展阶段的融资方式至关重要。 对于初创期的企业来说,融资方式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风投为代表的私募股权投资,另一类则是以银行贷款为代表的传统融资方式。这两种方式各有所长,风投能为企业提供的不仅仅包括资金,还包括战略规划等方面的帮助,而银行则更偏重企业的信贷需求。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行业和企业发展所处的阶段都会有影响融资成败的因素存在,找准位置很重要。
3. 打造优质的业务体系 一个良好的业务体系应包含三个要素:好的团队、好的产品和好的市场。
首先要有优秀的核心团队成员,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其次要拥有独立自主的生产能力,做到技术、工艺上的自给自足;再次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市场切入点,找准定位,避免与行业龙头直接竞争。只有把这三个环节做好了,企业的融资之路才会更加顺畅。
4. 多角度寻找融资机会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用在融资上同样适用。除了等待投资人主动找上门之外,你还可利用多种渠道寻找机会。 例如,目前许多投资机构会投项目给天使协会,然后由天使协会统一向一些有潜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投放。如果你有合适的项目,可以找当地的人才中心、科技园或者当地政府申请资金扶持;也可以找各地政府的创业园争取优惠待遇,甚至可能免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