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的几条河?
我小时候,成都还有一条老川江(岷江)和几条支流,像沙河、府河等等; 后来修建了都江堰,老川江变成了都江堰,成为城市的主要河流之一。 再后来,为了蓄水,又在城东修筑了锦江水库,也就是现在的幸福梅林。 又后来,在城北修建了三环北路大桥和金牛坝大桥,把青羊区和金牛区连了起来,这两座桥下的河就是清江(清波荡漾的清江),过了桥以后就到了城北区了; 再后来,城北区发展起来后,政府又投资在二环路北段修建了一道清溪苑景观墙和一座“一衣带水”的桥梁(即现在的水碾河桥)将两边的居住区连起来了…… 在我的记忆里,这样的改造很多,反正记忆中那些河都消失了。
现在,成都有几条主要的河流呢? 我查了一下百度地图,目前成都主要的水域包括: 成都市主城区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河流多集中在主城区西部及北部。
1.成都第一大河——涪江 在城北新都区,发源于绵阳市三台县境内,古称富饶之江。《华阳国志·蜀志》载:“广汉郡,故蜀国也。……有涪水经其县东。”北魏时称涪江,为成都第一大江。明末,因上游修建灌县(今都江堰),水量减少,至城区渐缩入地下,称府河。1937年建天府机场时,河道被侵占,遂改道自流渠灌城区,故旧曰子母河。
2.成都第二大河——沱江 又名濯锦江或濯耳河。《益州记》载:“濯锦江,一名浣花溪,源出县西郫池山。”“濯锦江,源出眉州青神县,历双流、新都,城东北流”。此即古岷江上游之分流。唐代成为成都第二大江。明代江水变浅,淤泥沉积于岸边,形成“沙洲平地”,俗称“泥湾”。
3.成都第三大河——锦江 汉代就已成为穿城河流。东汉王充所著《论衡·书解篇》中有“锦水之滨,既取便鱼猎”的说法。唐时杜甫诗云:“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宋时范成大作《成都二十景·交泰亭》,其中“锦江清浊分千浪,玉垒晴阴隐半虹”一句描画了当时江城的胜境。但到了清代,由于河道淤积,江水变浅,两岸居民纷纷在河边开垦耕种,以致水土流失严重。
4.锦江支流——草堂河 唐时李白寓居成都,在郊外建造了一座草堂,后人称其为草堂寺。这条河就被叫做草堂河。 5.锦江支流——磨盘河 相传由于河中有块巨石,形似磨盘,所以得此名。 6.锦江支流——南塘河 位于现今的武侯祠附近,三国时期这一带有吴国的军营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