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如何向善?
技术本身并不带有道德属性,技术的应用则取决于人。 -《大繁荣:全球史》 最近看了本书,在第二章作者引用了Ray Kurzweil和Nassim Nicholas Taleb的著作来解释这个问题,我觉得这里用他们的理论再合适不过了(虽然书中是解释金融和经济的)。
Ray Kurzweil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未来学家、发明家和计算机程序员,他提出了指数增长的模型,并预测了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的影响[1]. 他认为人类进步(比如GDP)符合指数增长模型,并且将数字时代之前的人类文明分为了4个阶段:
I型文明(农业文明)年增长率2% IV型文明(信息文明)年增长率7% IV型文明的前身是III型文明(工业文明),它的前身为II型文明(商业文明),而它之前则是I型文明(原始文明)。一个文明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中,技术能力越来越高,但是成本却越发低廉,最终达到边际成本为0,带来“免费食物”和“免费能源”,进而促进该文明的GDP等指标迅速提高。
Kurzweil认为我们现在正生活在IV型文明之中,而且正在向V型文明转变,也就是数字文明或者信息文明,因为IT行业正是边际成本最低的行业之一。同时他也提出,信息技术能够让人类进入一个新纪元——后资本主义社会。 新兴的信息技术能够改变世界,让地球变得更美好吗? Kurzweil的回答是肯定的,但是他仍然强调人的重要性——“即使最先进的技术,如果没有掌握它们的人,它们也就没有什么作用了……” [2] 也就是说,高科技只是提供了一种可能,最终能否实现这种可能性,取决于人之所在。
同样,以AI、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科学技术,虽然能带给我们在处理速度、存储容量等方面前所未有的能力,但是如果这些技术被用来作恶,我们能不能利用这些技术阻止邪恶的发生呢? 或者说,如果一种技术存在被用来作恶的可能,我们应不应该开发这项技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