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母相当于中国的什么?

古力辛古力辛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中国没有这样的制度,但有一个与之相近的设置叫“祭酒”,有时由一人担任,有时设几人担任(如三国时吴国设五礼祭祀官,每人负责一礼)。 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正月,初置大祭酒,官位在光禄勋上。 大祭酒负责研究、制定祭祀礼仪,并向皇帝提供建议;监督、执行祭祀仪式的礼仪;管理、培训参与祭祀的人员;考察、审核各地上报的祭祀记录。

汉哀帝建平二年(公元169年)三月,改大祭酒为孝慈将军。 汉哀帝建平四年(公元172年)正月,复名大祭酒。 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世纪30年代)二月,大祭酒任新息侯王匡为国将兵,征讨匈奴。 王匡带军出征,驻防北部边境。他率军在塞外作战十年,曾杀死北单于,俘获南单于,功勋卓著。

东汉建立后,沿袭了西汉的祭祀体系,大祭酒仍是国家祭祀礼仪的最高负责人。 汉和帝时,大祭酒李郃与中常侍张酺共订礼仪,规定每年祭祀先祖汉武帝、孝昭帝于园庙,每月拜谒太室(河南嵩山的太室山,也叫嵩山)。 汉安帝时,大祭酒冯绲主持修订《四渎祀仪》,用于祭祀长江、黄河、淮水、济水的神仙。

曹魏代汉后,沿袭汉制,设大司农主管祭祀事务。 西晋时设立祠部,掌祭祀典礼。 东晋十六国时的后赵,设司祭府,主管祭祀。 南朝宋齐时将司祭府改为祠部尚书房,南梁时又改成五礼制,把祭祀礼仪分为吉、凶、宾、军、嘉五类,专设官职负责各类祭祀的礼仪。 南梁武帝大同年间,为了准备祭祀,还设立了专管祭祀的行台省。

北魏、北周时设太祝令掌管祭祀。 隋炀帝时,因鲜卑族信佛教,遂废除了国家祭祀。

唐太宗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正月,因突厥贵族请立可汗为祭天、祭祖之主,唐太宗便命令礼官定出制度:「每岁祭天、祭日月、祭山川,必有祈报」,并且亲自到郊外主持祭祀大典。 此后,唐朝的祭天、祭祖之礼,都遵循这个制度进行。

宋太祖建国之初,认为唐承汉、魏、晋之后,祖制多不能存,现在天下初定,应「谨奉先圣旧典」,于是恢复了五代后的国家祭祀。 宋朝的国家祭祀分郊祀与圜丘祀两种。

元世祖至元九年(公元1272年)正月,以孔子生于兖州,封孔嗣圣为「大成至圣文宣公」。 明世宗即位初期,欲修成祖与世德之庙,因先世无庙号,故无法修庙,于是在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八月,将世德之庙命名为「成祖恭默殿」。 成祖恭默殿落成之日,世宗命大臣做《成祖肃清录》进献,并亲自到成祖恭默殿行祭礼。 明世宗非常推崇汉代的制度,曾经仿照汉庙的方式为自己修建了「献陵」。他的祖父朱佑杬生前并未被明朝皇帝尊为帝,但世宗仍然按照惯例,在昌平修建了宏宇殿作为皇考睿妃的享殿。

清朝入关后,保留了传统的祭制。顺治帝曾在太和殿举行过郊祀,但在太和殿以南的午门内,另有一正殿,名为“昭仁殿”,顺治帝曾在那里举行了内宴。后来,他在昭仁殿西北侧重建了一座新的宫殿,取名“建福宫”。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