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工资一起发扣税?
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为5000元/月,即超过5000元的部分需要缴纳个税; 按照新个税公式计算如下: 全月应纳税额不超过1500元的,税率为3%。 所以,4个月的工资总额没有达到缴税标准(5000*4)2W,所以不需要缴交个税!
关于个税的计算方法: 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报酬。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的通知》(国税发〔1994〕89号)的规定: “八、关于工资、薪金所得的计算问题 《实施条例》第十三条规定:“纳税人取得应纳税所得额以上的工薪收入,按本条例第二条规定的税率计算纳税,并依照本条例第七条、第八条的规定计算扣除专项用途资金支出及捐赠支出”。 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可按其基本情况分为以下五种情况分别计算每月应纳税所得额:
一、全年统算 1.月收入不低于税法规定的起征点(2018年4月开始是5000)全月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累计纳税调节额]+免予计算个人所得税的所得额;
二、以取得月份计,分两种情形: 1.月收入低于税法规定的起征点的,全月应纳税款=[(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纳税调节月数; 2.取得月份超过起征点的月份的税款计算: (1)当月的预扣预缴税款=[(月收入—累进减除项之和-累计减除费用)×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纳税调节月次; 例如:某职工当月工资收入为5700元,其中由单位代扣代缴的养老、医疗保险费500元,住房公积金100元,无其他扣除项目,则该职工本月应纳税所得额为: 5700-500-100-2000=3100(元) 根据上述计算公式,计算如下: 当月收入不高于5000时,则无需考虑专项附加扣除和免征额,只要将应发工资减去社保公积金等五险一金即可得出月工资。 当月应缴税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人-累计减除费用)(适用税率-快速扣除数)×累积节税调节次数]+不征税的收入 其中:
a.适用税率:每月应纳税所得额≤1500元,税率为3%;1500<每月应纳税所得额≤4500元,税率为10%;每月应纳税所得额>4500元至9000元部分,税率为20%;每月应纳税所得额﹥9000元不等,税率为30%;
b.快速扣除数:按月度应纳税所得额的1500、3000、6000、9000、12000等的数额进行分段加减计算。比如,5000~6000部分的快速扣除数为1500;等等;
c.月度调积次数等于1~11,不考虑专项附加扣除等因素。 例:某人月薪合计1万元,已扣缴社保费、公积金1000元。那么他的实际应纳税所得额是多少呢? 第一步:确定累进级差,累进级差见下表: 第二步:确认年度应补退税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