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业值得投资的原因?

贺文兴贺文兴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先放结论,个人认为医药行业是一个值得长期投资的行业,原因如下:

第一,我国人口众多,健康需求庞大;

第二,人们生活水平和医疗意识的提高,将驱动健康需求的快速增加;

第三,国家推进药品耗材集采和零加成,挤压医药商业空间,但医药研发投入和医药专利保护带来产业增量。

具体分析如下: 先谈第一个问题,我国人口众多,健康需求庞大。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6年中国的人均医疗费用支出仅仅排在韩国、沙特等国的后面,在联合国指定的191个成员国中排名68位,远低于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尽管中国政府一直在大力推行医疗保险制度,但截至2017年底,我国的医保险覆盖率仍然只有85%左右,仍有约一半的人口处于无保障状态。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物质和文化追求会越来越多。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9,251元,同比增长8.3%。与此同时,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显示,2017年我国居民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占人均消费的比重为11.0%,同比增加1.7个百分点。可见,无论是从国民收入还是从医疗保健消费支出来看,医药行业都拥有巨大的增长空间和潜力。

再谈第二个问题,人们的收入水平和医疗意识的提高,将会进一步拉动医疗健康消费需求。从全球视野来看,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社会经济运行往往呈现出这样的规律:在工业化中期及以后的阶段,卫生保健支出占总财政支出的比例会稳步提升。以美国为例,二战后政府对公共健康的投入一直稳步增加,在总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从1948年的5%上升到2013年的17%。 作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一个国家,中国正在迈进工业化中期阶段,伴随着城镇化进程和健康中国的建设,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和政府的财政支出都会继续增加。根据《“十三五”卫生健康规划》,到2020年,中国预计累计投入约6.5万亿元人民币用于改善公共卫生服务供给。

除了收入水平之外,另一个影响健康支出的重要因素是人们的医疗意识。近年来,随着媒体对医疗事件的连续曝光以及人们对疾病预防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购买商业保险,加强自我保健,主动寻求预防治疗和康复。根据世界银行数据,一个国家的医疗保险覆盖率和该国人均GDP的平方成正比。在中国,这个比例大约为70%。当人均GDP超过美元时,这个比例会上升到一个非常关键的节点——当人均GDP达到这一水平时,多数国家已经实现了全民医保。随着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未来医药行业的市场规模还会更大。

第三个问题,国家推动药品耗材集采和零加成,虽然短期内会造成医药企业收入下降甚至亏损,但从长远来看,集采能够极大降低患者的药品负担,而零加成则能避免企业因成本上升造成的损失,所以集采对于医药行业来说是短期阵痛,长期利好。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国家带量采购试点的工作重心逐渐由城市向农村转移,由公立医院向民营医院延伸,这也就意味着医药市场的容量还将继续扩大。 根据Frost & Sullivan预测,到2022年中国医药市场将达到850亿美元(5700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7.5%。其中民营医院领域将成为最大的增量市场,零售渠道则将继续保持最大份额。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850亿美元的预期市值中,中药将贡献近三成的市场份额。随着政策的持续倾斜,中药产业的利好还将不断释放。 医药行业不仅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而且处于价值洼地,是值得长期投资的行业。目前,A股市场上主要的生物医药公司共有五百多家,但是营业收入超过百亿元的有18家,低于50亿元的却有376家,超过九成企业的营业收入在50亿元以下。

在50家以上的营收梯队里,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板块的企业分别有10家、7家和6家,占比分别为20%、14% 和12%。相比之下,中药板块的18家企业所占的营收比重最小,仅为3%。可见,中医药企业在规模和市值上都处于弱势地位。

另一方面,与医疗美容、基因检测、细胞免疫治疗等新兴业态相比,中医药在预防、治疗、康复等领域具有丰富的服务业态,有着万亿级别的市场空间。所以,只要坚持临床价值的导向,聚焦核心技术,深耕产业链条,重视品牌塑造,中医药企业就有望迎来发展机遇期。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