荞的五行属什么?
中医理论认为,“五谷”中,稻、麦属于阳;黍、稷(小米)为阴;而荞麦则属于微阴之中有阳,是“阴阳兼夹”之谷。 《本草纲木》曰:“荞麦,味甘,性凉。归胃、大肠经。”“功能健脾消积,下气宽肠。主治脾虚食少,腹胀泄泻,咳嗽痰多。”“另可收敛止泻,清热利湿。治疗湿热痢疾,泄泻。” 可见,荞麦的主要功效在于利水,解毒,降浊的功效为主。对于热毒内蕴所致的症状效果较好。
1. 现代药理研究 早在60年代就有研究发现,以2%的浓度给大鼠灌胃,能显著抑制小鼠胃肠运动,使其小肠推进运动明显减慢。还能降低乙酰胆碱和组织胺所引起的胃肠道平滑肌收缩。 以2%的浓度,给小鼠和大鼠腹腔注射,能明显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和水肿,有一定的抗渗出和抗炎作用,对实验性肾炎有一定的防治效果。还有一定的镇痛,镇静作用。
近年来又发现,荞麦可能具有降血压,降血脂的作用,可以预防和治疗动脉硬化。 对血糖也有一定的作用,可以对抗高血糖引起的糖尿。 还有一定的驱虫作用,对绦虫,蛔目寄生虫都有杀灭作用。
2. 传统医书方药记载 除了现代医学的研究外,在古代的医学书籍中也有不少关于荞麦的药理学相关记载。 如《名医别录》中记载到,荞麦能“消渴”。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糖尿病。 在《食疗本草》中有记载,荞头“主气胀饮食过量,身重四肢烦满,肠内生风热,心热烦躁。” 还有记载到,如果身体出现了黄水淋漓,皮肤发痒,应该及时服用一些荞面。否则后果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