鼐字五行属什么?
“鼐”字读音为nài,是中国的汉字,“鼎”字的异体字,指三种含义:
1.大或高的意思。如《易·乾》:“大哉乾元”; 《礼记·中庸》:“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比喻德行高尚的意思。《礼记·聘义》中有“以德配爵谓之鼐”的话,意思是说,只有德行的地位才能跟爵位相匹配,表示人崇高的道德修养。 还有一种说法:古代的祭祀用礼器称为“鼐”。
3.特指一种锅,与“鼎”同。古代的大釜叫鼐,小釜叫鼎。周代用青铜铸造的鼎、鼐较多,秦汉以后逐渐被陶制的甑所替代。现在的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还用木炭和铁制的三足圆底锅来做饭,类似古时的鼎、鼐,仍称“鼎”。 从字形看,“鼎”字上面的“目”像一只眼睛,下面是一把火炉里的柴火,中间是盛菜的盘子,整体形象为“煮”的意思。“鼐”字上面也是一只眼睛,但下面是三个火苗,表示火焰很大,可能形容烧饭用的柴草很粗而且很多。